熊彼特說,公司經營者只有創新時才能被稱為企業家,創新停止,他就不是企業家了,只是一個經營者。企業中的產業工人也一樣,創新停止,與流水線上的機械又有什么區別呢?
產業工人有能力發現新工具、新方法,即便沒有這個能力,也并不妨礙應用這些新工具、新方法
中化集團要全面轉型為科學技術驅動的創新型公司,“科學至上”是我們的理論綱領,對于廣大的集團一線產業工人來說,具體的落腳點就是要持續開展創新創效。創新是企業獲得超額利潤的原動力,創新可能與顧客價值或體驗無關,但一定能改善企業的盈利能力。
如何進行創新創效?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對“創新”有個準確的理解。熊彼特說:“創新和發明、創造是不完全相同的,發明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發現,而創新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應用。”
之所以要辨析“創新”的內涵,實際上是要解放思想,破除偏見。產業工人有能力發現新工具、新方法,即便沒有這個能力,也并不妨礙應用這些新工具、新方法。產業工人要對自己有信心,不可妄自菲薄。
回到剛才的問題,如何進行創新創效呢?一線的產業工人進行創新創效,有兩個不利條件:一是受市場、生產影響,產業工人都有繁重的生產任務,時間緊迫;二是企業資金與預算有限,大多不具備相應的科研條件,缺乏專業的儀器設備。
在這樣的情況下,產業工人的創新創效如何能投入少、見效快、周期短呢?我在生產實踐中,總結出創新創效“三點法”,與大家分享。
第一點:找準“問題點”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如果給我1個小時解答一道決定我生死的問題,我會花55分鐘弄清楚這道題到底在問什么。一旦清楚它到底在問什么,剩下的5分鐘足夠回答這個問題。”可見,找準問題點,比解決問題更重要。
太倉環保公司的134a裝置在進行3萬噸產能提升后,在操作四反冷凝器的過程中發現:通常開40%-50%的循環水調節閥經常要100%開度,沒有了調節裕量,而且經常還要開旁通閥進行調節,操作難度極大,造成一分塔塔壓一直處在高限的臨界狀態,嚴重影響裝置的安全平穩生產。
以往的經驗認為,產能提升后,換熱器換熱面積不夠,通常的做法就是更換更大傳熱面積的換熱器。但如果更換換熱器,請示、設計、采購、制作、安裝等一系列的工作,起碼要5-6個月的時間,生產上根本就不允許。怎么辦?
在界定問題時,我們常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用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法來代替問題。重新審視四反冷凝器的異?,F象,真正的問題點是四反冷凝器的換熱效果不好,不能滿足生產需要。而換熱面積不夠,只是換熱效果不好其中的一個原因。
第二點:選定“突破點”
當問題點被界定后,我們要應用系統的方法選定關鍵因素,作為突破點。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地球。這個突破點也就是解決問題的支點。
影響四反冷凝器換熱效果的因素,從人、機、料、法、環等多個維度,利用魚骨圖,列出可能的影響因素,主要是傳熱面積、傳熱系數、平均溫差等。然后現場采集數據,進行相應的計算和測量實驗。經過認真計算,我發現換熱面積有足夠的設計裕量,最終經過仔細排查,利用5why的工具找到影響換熱效果的真正原因:換熱器循環水由于壓力不足,造成流速達不到設計流速,最終影響了換熱效果。
魚骨圖、5why等工具對于選定突破點是非常有效的。
第三點:尋找“連接點”
突破點選定后,還需要一根合適的杠桿,否則,地球一樣不可撬動。這一步的工作就是要找到方法和工具將突破點實現,其關鍵在于找到新方法或新工具與突破點相關聯的“連接點”。這個連接點通常是兩者的交集。
換熱器效果提升的突破點是循環水提高流速,流速提高需要高壓力。“高壓力的水”就是解決問題的連接點,就是那根撬動地球的杠桿。下面的任務就是尋找“高壓力的水”。
最終解決的方案很簡單,134a裝置本身就配置有循環水增壓泵。從循環水增壓泵出口新配置一條管線,將增壓后的循壞水引入換熱器,在再生檢修時鋪設安裝,問題得到解決,設備運行至今正常。
四反冷凝器效果提升的項目,在投入上只不過是幾十米管線以及一些管件,沒有新增設備,也沒有更換設備,更沒有占用正常的生產時間。該項目節省了幾十萬的設備費用事小,更重要的是塑造了一個產業工人成功創新創效的案例。
此案例是太倉環保134a裝置眾多創新創效項目中一個小小的例子。太倉環保134a裝置從成立到現在,推出了上百個創新提效重點項目,諸如:直接蒸發制冷、粗品高效脫水、雜質烯烴1122脫除、熔鹽換熱技術、液相水堿洗、自力推動制備高濃度水洗酸、不凝氣中有機相回收、回收系統連續化、獨立( SIS )安全聯鎖系統、新型一體化“真空機組”、安全可靠的“應急泄放系統”等等。而這一系列的創新創效,帶來的是單位成本下降1萬元/噸,連續10年開工率99%。
科學至上,轉型升級,是新一輪產業革命的大勢所趨。熊彼特說,公司經營者只有創新時才能被稱為企業家,創新停止,他就不是企業家了,他只是個經營者。企業中的產業工人,創新停止,與流水線上的機械又有什么區別呢?不論我們的創新創效是用“三點法”還是“四點法”,或者別的叫法,只要遵從熊彼特說的創新是一種“生產要素的重新組合”,從生產要素中去尋找創新的源泉,利用科學的方法和工具,創新創效必然會呈燎原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