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中國金茂始終秉承著前瞻的眼光與思維,精耕每一區域的潛能,以創新的規劃與設計,傾注于腳下的每一塊土地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時代潮流浩浩蕩蕩。站在黃浦江畔眺望,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車水馬龍的寬闊大道,凌空而起的越江大橋……這是今日上海的繁華面貌。回顧改革開放40年激蕩歲月,中國的每一座城市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時代洪流中,中國金茂有幸成為歷史的創造者和見證人。
上海浦東新區建設先行者
在摩天大樓云集的陸家嘴金融中心,一幢如寶塔般層層疊起的銀灰色大樓總能吸引來往過客的目光。它雖然不是這里最高的樓,卻是陸家嘴地區最早崛起的一座摩天大樓。1993年奠基時,陸家嘴還是一片空曠之地。它的名字叫金茂大廈。
1991年,美國《財富》雜志副總編小理查德·科克倫來到上海。談及印象,他說:“只有一家接待外國人的飯店,只有大約100輛汽車,而且沒有一棟摩天大樓。”而另一個剛剛從東京來到上海的美國人的言論似乎更為扎心:“看上去日本結束二戰已經50年了,可是上海好像是昨天才結束戰爭。”
就在那一年,87歲的鄧小平來到上海考察。他在錦江飯店旋轉餐廳——上海那時候為數不多還算拿得出手的地方,對時任上海市委書記朱镕基說:“浦東如果像深圳經濟特區那樣,早幾年開發就好了。”
“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這句話如今看來早已過時,但在上世紀90年代初的上海流傳甚廣。那時“浦東”一詞幾乎與荒涼同義。當時中央已經確定要開發開放浦東,可是浦東的未來究竟何許模樣,人們還很迷茫。
1993年,中央有關部門派出考察團隊來到浦東,決定要在黃浦江東岸的陸家嘴找一個核心位置,參照美國帝國大廈建一座屬于中國的摩天大樓。他們選中的位置,原本是家工廠,離在建的東方明珠不遠。當時,政府部門給東方明珠編的門牌號碼是世紀大道1號,金茂大廈被編為世紀大道2號。樓名取自“經貿”二字的諧音,因為這幢樓和國家外經貿部有關。但在1999年建成之后,金茂大廈的門牌號碼變成了世紀大道88號,因為在它和東方明珠之間的空地上,又有許多新的高樓拔地而起。
作為我國首座超400米的智慧型摩天大樓,金茂大廈不僅開啟了上海浦東新區發展的帷幕,也是新中國接軌國際、經濟崛起的里程碑。憑借金茂大廈,中國金茂確立了在建筑行業的地位。
科技實現人居夢想
2014年以前,上海的傳統豪宅項目仍然局限在內環的租界和沿江區域開發,誰也不敢打破這種傳統的地域偏執。直到2014年初,方興地產(“中國金茂”前身)選擇了“下只角”的閘北大寧板塊,并打造了“以一盤之力扭轉上海樓市格局”的大寧金茂府。
大寧金茂府作為國內首個獲得英國BREEAM(英國建筑研究院環境評估方法)標準認證的住宅,秉承“房子是用來住的”筑家理念,從“溫度、濕度、空氣、陽光、聲音、水”六大基本生命元素出發,同步歐洲12大科技系統,包括循環地源熱泵系統、毛細管網輻射系統、24小時新風除霾系統等,讓住戶遠離春潮、秋燥、酷暑、寒冬,不僅住得舒適,更住得健康。可以說,大寧金茂府在解決人居舒適性這個城市痛點上,與世界頂級項目相比也毫不遜色。
2015年4月,大寧金茂府首度開盤,兩小時認購金額21.2億元;5月初首批284套房源全部售罄;7月二次開盤,146套房源再次瞬間售罄。從拿地時被各界質疑“面粉比面包貴”,到最終獲得“超級產品”、“超級營銷”、“超級現場”等高度評價并重塑大寧板塊甚至北上海片區價值,大寧金茂府實現了金茂府系產品對居住品質的追求,獲得了上海這座城市的認可,也真正踐行了中國金茂“品質筑就更美生活”的企業使命。
大寧金茂府只是金茂產品的一個縮影。目前,中國金茂已成功進駐華北、華東、華南、華中、西南五大區域、三十余座核心城市,以“金茂”品牌為核心的品質科技住宅也成為“爆品”,受到市場、行業和客戶的高度認可。
在2018年10月8日中國金茂·金茂府2.0發布盛典上,中國金茂總裁李從瑞提出,以“科學至上”為引領,堅持品質筑就更美生活。金茂府2.0緊密圍繞“綠色健康”和“智慧科技”兩個維度進行升級,為更多人筑造更加綠色健康、智慧科技的金茂府。
助力城市及產業升級
早在本世紀初,中國金茂母公司中化集團便有意全方位進入地產領域。2007年,方興地產(“中國金茂”前身)在香港成功上市,北外灘一批優質資產劃至方興地產。2009年,中化集團的地產、酒店等資產注入方興地產,充分利用境外資本市場,重組了中國金茂的管理力量。隨后,中國金茂進入高速發展時期。2010年,中國金茂開始通過開發地產擴大規模。2015年,中國金茂宣布戰略從“雙輪驅動”向“雙輪兩翼”升級,由傳統意義上的地產開發商向城市運營商轉變,并開始在上海和其他城市推動城市建設。
上海金茂北外灘,是繼浦東新區開發后,中國金茂“城市核心綜合體”系列又一標桿力作。金茂北外灘位于虹口北外灘濱江核心地域,西連老外灘商業中心,南望陸家嘴金融中心,坐擁黃浦江黃金岸線,與外灘、陸家嘴形成三足鼎立之勢。在這片綿延2公里的虹口北外灘濱江地帶,中國金茂進行成片開發,相繼建成36棟新樓。
其中,有34棟樓屬于上海港國際客運中心和上海港國際航運服務中心,另外2棟是雙子樓,與上港集團合作建造,屬于新港中心。這片樓群的出現,根本性地改變了上海市虹口區作為城市航運中心的面貌,成為世界領先的總部商務區,匯集了包括上港集團、寶鋼資源、中海集團、國開投、中建投等多個企業。這個過去的老港口、老碼頭,成功實現了功能轉型、產業升級和區域經濟新發展,重新成為充滿活力、煥發勃勃生機的城市CBD,再次同步于上海這座大城市的脈搏。
這些年來,中國金茂始終秉承前瞻的眼光與思維,精耕每一區域,以創新的規劃與設計,傾注于腳下的每一塊土地。從開啟上海發展新紀元的智慧型摩天大樓金茂大廈,到黃浦江畔亞洲最大的綠色商務建筑群組北外灘;從國家級首批生態綠色示范城區長沙梅溪湖國際新城,到開拓城市發展新模式的青島中歐國際城……中國金茂通過成片區綜合開發,在城市規劃、持有運營、開發建設、物業銷售等方面打造城市運營項目,對城市功能進行升級,從而激發產業升級。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整個國家經濟體制不斷改革,企業的發展模式也發生巨大變化。中國金茂的每一次變革,都穩穩地踩在了城市發展的節點上,也踩在了社會進步的節點上。未來,中國金茂將深刻踐行“科學至上”核心價值理念,積極擁抱互聯網,全面升級智慧住宅和智慧城市建設,為打造地產行業的Apple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