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改變傳統農業發展模式,構建了一套以基層MAP技術服務中心為輻射點,為合作社提供綜合解決方案,實現合作社高效運營和效益最優的三農服務新模式
陳亮
MAP糧作事業部總經理助理
運營與供應鏈總監
MAP吉蒙省區總經理(兼)
今年夏天對于吉林省梨樹縣的農民來說特別不尋常。
2020年7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梨樹縣,在“盧偉農機農民合作社”考察期間,重點了解了農業機械化、規模化經營等情況。總書記強調了農業合作社的重要意義:“你們走出了一條符合省情、縣情的農業合作化道路。走好農業合作化的道路,我們要總結經驗,在全國不同的地區走出不同的農業合作化道路。”
總書記的來訪和指導,讓合作社的農民朋友和MAP萬發技術服務中心的所有Mapper深受鼓舞。從單打獨斗到“組團”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民加入新型合作社,通過與MAP的合作和規模化經營,實現了農業機械化、管理專業化,走出了一條因地制宜的農業合作化道路。
如何匯集多方資源、助力農業發展,成了眾多合作社的頭等大事。中化農業深知自己肩膀上的重擔。三年來,通過改變傳統農業發展模式,構建了一套以基層MAP技術服務中心為輻射點,為合作社提供綜合解決方案,實現合作社高效運營和效益最優的三農服務新模式。
2020年7月22日下午,習近平在四平市梨樹縣盧偉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聽取合作社生產經營情況介紹
為合作社多方賦能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的梨樹縣,是吉林省最早發展合作社的地區。經過多年探索、實踐和總結,目前梨樹縣已有20個省級以上合作社,成為全省優質合作社的代表地區。而在當地,中化MAP萬發中心已經服務了24家合作社,其中作為合作社典型標桿的國家級示范社——梨樹縣盧偉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更是與萬發中心開展了全方位的合作關系。
盧偉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經過9年的發展,現有成員176戶,輻射帶動周邊600戶;擁有現代化農機具54臺套,成為集農業社會化服務、規模經營和新技術推廣應用于一體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合作社于2016年被評為國家級農民示范社,理事長盧偉2017年被評為全國農業系統勞動模范。
別看現在盧偉合作社與MAP萬發中心合作順暢,雙方十分熟悉、彼此信任,在一年前萬發中心成立之初,雙方并沒有在第一時間就建立合作。
“種玉米怎么實現少投入、多打糧、賣高價?”這是合作社關注的核心問題和訴求。一開始,合作社對MAP能否做到這些有些疑慮。
疑慮很快被打消了。MAP萬發技術服務中心的Mapper深入一線,根據盧偉合作社自身發展情況,量身定制了包括“現代化農機”“糧食安心倉”“智慧農業”“玉米種植全程技術方案”和“農業金融”在內的五項服務方案,在很大程度上為合作社解決了農機短缺、增產不增收、資金鏈緊張、巡田效率低、田間管理不到位等問題,雙方逐步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更為周邊合作社的發展提供了典型樣板。
一是“現代化農機”讓規模種植更高效、黑土地保護更持續。2019年10月15日,中化農業MAP吉蒙省區充分發揮平臺優勢,召開了黑土地保護性耕作全程機械化現場會。現場共有15家規模經營主體參會,并且集合了凱斯、馬斯奇奧等國內外先進的收割機、耕整地機等共17臺參加展示,通過多方共同參與的方式,積極探討如何加快保護性耕作技術推廣應用落地,以實現糧食穩產安全、黑土地持續保護以及環境友好和生態平衡等多贏局面。
二是“糧食安心倉”讓農戶存糧更放心、售糧更安心。一般情況下,糧食收獲后并不會被直接銷售,而是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倉儲。然而一般農戶或合作社受場地、技術等限制,儲糧很難保管,并且儲糧時間越長,糧食品質劣變風險越高,對后期銷售收益的影響越大。“糧食安心倉”致力于發揮央企行情研判、倉儲保管、品質提升的優勢,為農戶提供糧食烘干、倉儲服務,發布糧食行情的變化分析,指導農戶選擇合適價位出售糧食,實現糧食收儲和銷售的有機結合。
2019年10月15日,MAP吉蒙省區與盧偉合作社共同在梨樹縣八里廟村召開“黑土地保護性耕作全程機械化現場會”
2019年11月20日,盧偉合作社送往萬發中心的第一車糧并沒有立即結算,而是得到了一個MAP糧食存折,其后總共送糧1200余噸,都記到了存折上;受疫情影響,2020年春節后,糧價直線上升,直到4月份盧偉合作社結算時,每噸玉米價格比去年11月存糧時增長了200元,實現直接增收20多萬元。這讓盧偉合作社興奮不已,接連贊嘆萬發中心的“糧食安心倉”真的是存糧放心、售糧安心。
三是“智慧農業”讓田間管理更輕松、巡田更便捷。中化MAP萬發中心定制的“玉米種植全程技術方案”,提供包括品種選擇、密度探索、施肥方式及用量、病蟲草害防治等“從種到收”的全生長季服務,有效彌補了合作社田間管理的技術不足;“智慧農業”服務提供遙感巡田、精準氣象等數字農業技術,為合作社高效巡田、精準管理帶來了便利,也為田間農事操作帶來了精準的天氣預報。
2020年4月,正值春播時期,盧偉合作社迎來一年中最忙碌的季節。但今年春播與往年不同的是,合作社通過中化智慧農業和農機監管平臺,在家就能看見自己每一臺播種機的作業速度和播種質量,讓繁瑣復雜的播種監管變得輕松、簡單。在玉米喇叭口期以后,全田巡田變得很困難,但病蟲害、旱情的監控在這一時期又尤為重要,而中化智農APP的遙感功能,使農民在手機上就能清楚看到所有田塊的長勢差異,極大提高了巡田的效率。
四是“專業技術”讓植保環節更高效、施藥更安全。每年春耕時期的大風,一直是影響除草效果的重要因素。今年萬發中心農藝師王宏波為盧偉合作社的農藥噴灑設備全部更換了最先進的防風噴頭,并結合不同地塊的土壤性質和草相制定有差異化的除草方案,利用苗前封閉除草為主和苗后莖葉除草為輔的方法完美地解決了合作社往年治理雜草的難題。對此,盧偉說:“我們合作社今年除草所用的人力、物力都比往年要少,但卻是除草效果最好的一年,MAP植保技術真是牛!”
五是“金融保險”讓農業貸款更便捷、風險抵抗更有力。隨著合作社的發展壯大,資金壓力也是限制合作社快速發展的絆腳石。中化MAP依托自身優勢,開展“農業金融”服務,為合作社提供靈活、便捷的金融產品,也有效降低合作社的融資成本,減輕合作社的經營壓力。同時,發揮平臺優勢,與保險公司、期貨公司等多方合作試點氣象指數保險、玉米期貨保險等新型險種,提高合作社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降低市場波動等給生產經營帶來的負面影響。
從技術引領到多方賦能,中化MAP萬發技術服務中心讓合作社真真正正地嘗到了甜頭。
盧偉合作社的成功僅是萬發中心在當地服務的一個縮影。梨樹縣蔡家鎮政府了解到中化MAP的情況后,積極以整村、整鎮的推進方式,促進土地集中連片,第一年就形成2000畝村集體經濟;依托中化MAP種植訂單,達到規模化土地的統一品種良玉99的種植;通過MAP全程種植技術指導,提高農產品品質,從而增強農產品銷售議價能力,促進村集體經濟發展,提高農民種植收益,形成“種植訂單-集體經濟”的良性循環。
為可持續發展提供源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梨樹考察時也指出,“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護好黑土地這一‘耕地中的大熊貓’。”黑土地是全球最肥沃、最珍貴的土壤資源之一,而梨樹縣就位于中國黑土地的核心地帶——松遼平原腹地,這里屬于吉林省中南部的四平市,地勢平坦、土質肥沃,素有東北糧倉、松遼明珠的美譽,是中國玉米之鄉,也是全國的產糧大縣。保護好梨樹黑土地,也就保護了中國黑土地,保護了規模種植者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的到來對我們未來探索合作社發展模式是一種鞭策。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而農村合作社的高速健康發展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一環。中化MAP將堅定信心、苦干實干,充分為農村農業賦能,助力農村合作社高質量發展,翻開農業發展的新篇章,爭做中國農業現代化發展與鄉村振興的排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