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中央企業優秀共產黨員丑靖宇
從科學探索到關鍵技術攻關,再到工程實現,最終將設計者變為制造者,打通從創新到創造的最后一公里
他是一名留洋海歸,也是一名優秀黨員;他是一名推陳出新的“科技狂人”,也是一名身經百戰的“田間老農”。他,就是現任沈陽中化農藥化工研發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制劑研發部總監丑靖宇。
10余年來,丑靖宇帶領團隊研發了公司全新殺螨劑寶卓、中國第一個創制種子處理劑和免疫型殺蟲殺菌種子處理產品騰收、中化“金光大稻”項目核心產品稻躍,為中化農化產品線奉上一批又一批尖刀產品。
讓我們走近這位專注制劑的筑夢人丑靖宇,聽聽他這些年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留學歸國,彌補制劑短板
熟知丑靖宇的人都稱他丑博士。他先后在日本、瑞士攻讀博士和博士后學位,牢記著留學前許下的“學以報國”誓言,丑靖宇從瑞士學成歸國后加入中化沈陽化工研究院農藥所(現為農研公司)。從此,他在這個全國最好的農藥研發平臺,開啟了對現代農藥制劑的執著追求。
2007年,丑靖宇剛回國時,農藥制劑產業在國內受重視程度不高,制劑專業是沈陽院農藥研發細分專業中最薄弱的環節。丑靖宇從基礎工作做起,組建團隊,建設實驗室,引進國外助劑,開發核心助劑產品,刻苦鉆研農藥制劑前沿技術。當時國內農化助劑公司較少,產品選擇面窄,他就設法聯系國內外表面活性劑開發商,跨行業引進各種功能助劑;沒有合適設備,他想方設法訂制或者引進,竭力滿足研發各環節需要;有些農藥劑型沒有統一的規范標準,他帶領團隊不斷摸索完善,建立高標準的評價體系。
10余年來,丑靖宇堅持以身作則,勤奮努力,帶領團隊實現核心技術突破,彌補公司農藥制劑的短板,開發多個差異化、高質量、有競爭力的制劑產品。從一項項技術、一個個產品做起,他帶領著團隊一路披荊斬棘、踏實拼搏,走在了農藥制劑領域研發的前沿,打造了一支敢沖鋒、敢啃技術硬骨頭的研發隊伍。
刻苦攻關,研發帶來效益
“我們能不能從作物種子著手,在種子萌芽期就把種傳和土傳病蟲害根本消滅,這樣就減少了農民的打藥次數,節省投入還能多收糧。”2011年,在一次團隊工作周會上,丑靖宇將自己醞釀多時的想法講了出來。
這是一個突破性的全新思路,想要落地,自然有不少困難,包括關鍵助劑成膜劑、高含量制劑、大比例包衣等一個個核心技術難題。丑靖宇和他的團隊沒有因困難止步不前,而是開始了長達8年的技術攻關。
2018年4月,經過無數次篩選和試驗的騰收終于在小麥優勢種植區河南省漯河市上市發布。騰收一經上市就受到了廣大農民的歡迎,當年銷售1300多萬元。今年,騰收被列為全國農技中心重點推廣產品,預計銷售額超過2500萬元。騰收技術含量高,利潤率也遠高于一般原藥的10%左右,不僅滿足農民增產增收的需求,也為公司帶來良好的經濟回報。
近年來,丑靖宇帶領的制劑研發團隊,每年都有四五個制劑研發品種完成中試,并逐步實現產業化。2017年,中化農化戰略性新產品寶卓上市,當年銷售就達6000萬元,2018年銷售達到1.4億元。2017-2018年,公司上市7個丑靖宇團隊研發的種衣劑新產品,銷售額連年翻番。
丑靖宇團隊不僅立足于當下,更著眼于未來,他們緊盯國內外農藥制劑發展方向和前沿技術,潛心開發制劑行業新技術,包括漂浮顆粒劑和泡騰片劑等省力化制劑、干懸浮劑、納米水乳劑、微囊緩釋技術、抗漂移制劑技術、飛防制劑技術等,這些研究工作,為公司向新技術和新產品進軍打下堅實基礎。
服務三農,踐行黨員使命
丑靖宇和他的團隊在做好產品研發的同時,與生產、營銷團隊也建立了相互信任、共同發展的關系,從產品登記、生產技術支持、市場推廣銷售、客戶咨詢答疑等環節為產業單位提供最大程度的技術和服務支持,促進研產銷密切結合。
2011年,吉林一農戶在使用公司產品過程中發生問題,丑靖宇連夜和市場銷售人員趕往當地,去田間地頭深入了解情況。最后發現,問題是由于該農戶沒有嚴格按照產品說明書規定的方法和劑量進行施藥造成的。在知悉問題產生的原因后,丑靖宇幫助農戶找到解決辦法,挽回損失,同時也向農戶介紹該產品的使用方法及農藥制劑計量的基本知識。經過良好的溝通交流,丑靖宇取得農戶朋友們的信賴,也解決了公司產品銷售出現的問題。
每年,丑靖宇的身影都會出現在中化農化新產品推廣會、核心客戶交流會等多個場合,作為技術專家宣傳中化的技術和產品優勢,為客戶答疑解惑。多年來,他也養成一個習慣:每次出差到一個新地方,都會去當地農藥經銷點或農業技術服務站走走看看,了解公司農化產品在當地的銷售和使用情況。如果碰到來買藥的農民,他還會拉著人家聊聊產品的防治效果,順便推介下公司將要上市的新產品。
10余年來,丑靖宇團隊從零開始,成為集團化工事業部農化制劑產業最主要的研發力量,他本人也從一個制劑新兵成長為專注制劑領域的中化工匠,成為中國農藥制劑行業著名專家。這一路走來,丑靖宇牢記黨的宗旨和入黨時的誓言,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立足本職,甘于奉獻,建設了一個團隊,發展了一個專業,促進了一個產業。
從科學探索到關鍵技術攻關,再到工程實現,最終將設計者變為制造者,打通從創新到創造的最后一公里。丑靖宇帶領農研公司近20人的農藥制劑研發隊伍,把制劑專業的發展,作為職業生涯的崇高使命,繼續探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