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已吹響沖鋒號,我們更要有敢打敢拼的精神,努力了可能會起死回生, 試都不試那就真的萬劫不復了
張立
中化長山黨群綜合部 黨群秘書
作為吉林省最大的氮肥生產企業,中化長山前身是吉林省長山化肥廠,始建于1969年。地處松嫩平原南端,幾十年來,長山化肥廠見證過新中國計劃經濟時代的輝煌,但時至2018年4月,“徘徊在生死邊緣”是中化長山當時最真實的寫照。
連續多年嚴重虧損,員工們心里沒了底,幾千名員工及家屬的擔憂與思慮讓這個冬天顯得更加陰冷。“工廠還能堅持下去嗎?”“沒了工廠大家的生活怎么辦”……許多骨干員工離開了工廠,人心渙散。
人心齊泰山移
4月中旬才臨危受命擔任中化長山總經理的王力剛,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站在工廠大門口,看著林立的塔群、裝置,一直從事化工管理的他暗下決心,“決不做中化長山最后一任總經理!要讓這個養育了幾代長山人的老國企活過來!”
一上任,王力剛便開始“明察暗訪”,要先把大家的心收回來。他白天黑夜吃住在工廠,和員工問現狀、談發展、聊未來,大會小會都是思想動員會。每一次講到長山發展時,他都要讓員工們相信,中化長山有未來,中化長山還有救,而能救這個工廠的人就是我們自己,必須背水一戰。“將軍已吹響沖鋒號,我們更要有敢打敢拼的精神,努力了可能會起死回生,試都不試那就真的萬劫不復了。”員工們很快士氣大振,開始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在王力剛的帶領下,全力投入到生產建設中去。
抓住發展“牛鼻子”
生產裝置的穩定運行是謀發展的前提條件。煤化工行業中氣化工段是整個裝置中工作量最大的,需要經原料煤的破碎、干燥、輸送、氣化、洗滌及煤渣處理等工序。裝置較大、工藝類型較多等因素使維護系統長周期運轉難度很大,因此自2015年9月份新裝置投產之日起,工廠頻繁開停車,每年多達二十余次。
2018年,中化長山全年累計運行323天,最長運行周期108天,不斷刷新最長運行記錄,并成功扭虧為盈,實現利潤1357萬元。2019年1至5月份,已實現利潤5202萬元,上半年可超6000萬元,全年利潤突破1億元指日可待。
70年風風雨雨,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和祖國共同成長的老國企還會遭遇坎坷甚至荊棘,只要心有陽光,前方就有希望,心中有希望,腳下就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