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我研究生畢業加入中化農業。從職場小白到初具經驗、從遼寧省區到北京總部,一千個在中化的日子里,我收獲了良師與益友,學會了堅持與思考。
我剛入職時的崗位是遼寧省區農藝師,日常工作是拜訪農戶宣講戰略,制作宣講材料,制定技術方案。那時的我,經歷了公司戰略從只提供技術服務的“技術托管”到提供“技術+配套農資”全套服務、再到尋找合作伙伴成立合資公司的模式轉變。其間,我們一直在探索。直至2017年中化農業MAP戰略落地,我們才終于找到方向,也從此擁有了一個響亮的名字——Mapper。一座座MAP技術服務中心建成,讓我感覺越來越有信心。
2018年8月,我調到北京總部工作,在運營管理部負責全國92個MAP技術服務中心的巡查工作,主要職責一是幫助中心的Mapper們及時糾偏,二是提煉總結優秀中心的經驗,在全國推廣,不斷提升技術服務中心整體水平。
因為從基層來,我更理解基層的辛苦。看著各中心的Mapper們“5加2”“白加黑”奮戰在一線,一場一場地召開會議,一畝一畝地拓展面積,一個月都回不了一次家,很是心疼。其實,不止是一線Mapper在奮戰,省區和總部的Mapper又何嘗不是每分每秒都在努力拼搏?
一個大戰略的落地,需要太多人的熱情、汗水與青春。從中化現代農業,到中化農業MAP事業部,再到MAP糧作事業部,這支軍隊從50多人逐步發展到500多人。每每回望來路,都為我的青春揮灑在這片戰地而驕傲自豪。MAP于我,是青春,更是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