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徐聞素有中國“菠蘿之鄉”的美譽,國內市場上三分之一的菠蘿都出自此地。近期,徐聞出現了最嚴重的菠蘿滯銷:全縣30萬畝種植面積,5億多斤菠蘿等著出售。即便價格由往年每斤1元左右跌至2毛,依舊無人問津。眼看辛苦種的菠蘿就要爛在田間地頭,當地無數靠種植菠蘿為生的農戶心急如焚。
據了解,此次菠蘿滯銷主要是天氣原因,受年初寒潮影響,菠蘿生長期延30多天,導致大批菠蘿在5月集中成熟上市,銷售渠道短時難以消化。膨果期連續暴雨,又造成了大量 “水菠蘿”、“黑丁菠蘿”的出現,產品質量嚴重受影響,導致價格一下子跌到了谷底。
實際上,早在2016年,徐聞菠蘿的價格“跳水”就讓許多種植戶血本無歸。徐聞菠蘿滯銷已經成為了隔年發作的農產品滯銷事件。
近期,徐聞菠蘿滯銷的消息牽動了各行各業人們的心。徐聞當地政府積極組織拓展銷售渠道,社會各界愛心企業投入關注,愛心采買、份額幫銷;很多互聯網電商平臺也紛紛主動前來徐聞對接采購。
然而,“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徐聞菠蘿需要的不僅僅是銷售渠道的拓展,而是全程產業鏈痛點的各個擊破。
這一切,需要中化農業。
承擔25萬斤助銷,央企背書重塑徐聞菠蘿品牌
早在4月份,中化農業鉀肥部的業務人員已在走訪市場時了解到徐聞菠蘿滯銷的現象。一場“徐聞菠蘿保衛戰”在中化農業迅速展開。一支由基礎肥黨總支組織委員鉀肥黨支部書記陳勝男牽頭、分銷黨總支聯合的“菠蘿助銷專項黨員突擊隊”迅速完成組建并開赴前線——他們的任務不僅僅是在艾云尼臺風來臨前完成徐聞25萬斤菠蘿的助銷采摘,更重要的是,借助中化農業完善的分銷渠道和央企品牌的強大號召力,將徐聞菠蘿的品牌推廣出去。
“我們就是要借助中化農業完善的經銷網點和良好的客戶品牌印象,讓更多人知道徐聞菠蘿,把徐聞優質菠蘿品牌打出去”,陳勝男告訴記者:“‘買肥送菠蘿’,是團隊想出的推廣活動,并嚴格按照公司流程制度籌劃了整體活動方案。”在仔細對徐聞菠蘿做出調研,精心打磨文案和設計之后,“突擊隊”制作出了徐聞菠蘿的品牌推廣宣傳冊。
中化農業分銷事業部也積極調動廣東、廣西、湖南、江西分公司60余名銷售管理人員,并聯合當地30余名業務合作伙伴,將采銷的愛心菠蘿第一時間分發至300余個基層鄉鎮門店。
中化農業基礎肥事業部華南大區總經理游陳榮告訴記者:“滯銷難題應該與‘精準扶貧’相結合,我們聯系了當地滯銷最嚴重的愚公樓村委會,重點關注中小果農利益,采購側重種植面積小于10畝的小戶果農。”
作為采購負責人,游陳榮負責整體協調和物流安排,由于側重幫扶10畝以下的小戶果農,采摘變的分散,物流難度也進一步加大。游陳榮和他的團隊與果農一道通宵達旦穿梭在田間,終于搶在臺風到來前,僅用4天就完成了菠蘿采摘、長途運輸及分發工作。
據了解,此次助銷,中化農業除了承擔果品采購、采摘、包裝和物流等全部費用外,還提供了更多服務支持,使果農得到了更多實惠。
“這是中化農業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然而,采購助銷的愛心難解徐聞菠蘿產業鏈的全程痛點,雖然我們借助中化農業完善的分銷渠道為徐聞菠蘿做了品牌推廣,這都不是最終的‘全程解痛’。”陳勝男告訴記者,“最終的解痛,在于中化農業MAP戰略”。
中化農業經作MAP,全程解決徐聞菠蘿產業鏈痛點
“愛心采購”不如“全程解痛”。在施與援手的同時,對徐聞菠蘿的產業鏈反思,也迫在眉睫。
看著中化農業物流專車運走最后一車菠蘿,徐聞種植戶魏俊志告訴記者:“這些天整宿不敢合眼,就怕菠蘿爛在地里,現在送上車了,我松好一大口氣。可接下來怎么辦,菠蘿還敢種嗎,種多少,最后誰來收。一直以來我們都靠自己的想法決定種植,結果隔一兩年就出現滯銷。我們農戶該怎么辦,誰來給出出主意。”
實際上,徐聞菠蘿滯銷,除了天氣,主要是近百年未變的傳統種植模式帶來的結構單一、市場競爭力弱等原因。通過對徐聞菠蘿的品種、種植技術、管理過程、營銷方式等方面進行全鏈條分析,不難發現其中隱藏的巨大問題:徐聞本土菠蘿巴厘品種自從上世紀20年代引進種植后,從未進行改良,都是老菠蘿樹上長新苗后,下一年用新苗接著種。種植方法上,翻土平整后就種,一塊土地年復一年地種植,且管理粗放,靠天成活。在銷售方式上,當地農戶坐等收購商到地里收購,個別農戶則自己采摘,運到市場交易販賣…
種植戶魏俊志的煩惱,正是徐聞菠蘿產業鏈痛點的集中反映。中化農業提出MAP發展戰略,建立以技術為核心的線上線下綜合服務平臺,服務覆蓋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
針對經濟作物,中化農業通過“經濟作物MAP技術服務中心+示范園”的業務模式,建立了7+2的綜合技術服務體系:在種植端,進行土壤檢測及品種改良;根據分析作物生長周期,提供定制化的全程營養方案及植保服務。同時,依托中化農業經作MAP示范基地開展標準化種植技術培訓,提升廣大種植戶優質高產技術水平。在智慧農業方面,應用物聯網與大數據系統,提供天氣預報、遠程監控與病蟲害防治相結合、最大程度降低人力成本與自然災害損失。在銷售端,開展農產品訂單與助銷服務,提供豐富的市場資訊,拓展經濟作物銷售渠道,在滿足城市消費者高品質農產品需求的基礎上實現優質優價,增加農民收益。在金融服務方面,針對種植戶融資難的問題,提供農戶貸、農資貸、聯保等金融產品,助力農業發展。
我國正值農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優化農業生產結構,提升農業競爭力,發展綠色、優質、高效農業,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關鍵。既要“愛心采購”更要“全程解痛”,助力徐聞菠蘿滯銷,中化農業瞄準的是整個產業鏈。“科技創造美好農業”,中化農業正以MAP戰略繼續著央企的社會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