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涅槃文/覃衡德 農業事業部總裁 |
2018將是中化農業MAP創新的戰略決勝年。我們要始終以創業者為本,用創業者的精神來踐行MAP創新,直至創新目標實現 2017年是中化農業創新元年。這一年,公司農業業務實施專業化整合并于4月份完成事業部組建,在整合的基礎上,針對各業務單元所面對的嚴峻挑戰,農業事業部實施了“涅槃”戰略。“涅槃”戰略的核心,就是通過對各類業務進行專業化重組,優化核心經營團隊,精簡職能機構,充分向業務一線授權并傾斜資源,改革配套精準的激勵政策,最大限度地激發業務經營活力。 例如,化肥業務將單質肥整合成立基礎肥事業部,將全部農用肥料整合成立分銷事業部,同時將所有分公司按照農用肥分銷和基礎肥工業客戶營銷的分類進行徹底分離,分別進行專業化的渠道建設。基礎肥全面推行戰略采購,整合成立8個營銷大區,提升了上游資源的戰略性合作層級,同時強化了下游工業客戶的綜合營銷服務模式。2017年,基礎肥營銷數量實現增長9%,稅前利潤同比大幅增長。農用肥分銷則加強了18個專業分銷平臺公司建設,先后引進100多名農技服務人才,以農技大比武為載體全面強化技術服務能力建設;分銷以供應鏈優化為抓手強化產銷銜接,圍繞核心戰略產品梳理品種品規,并按細分農業客戶全面推行DTS渠道戰略。2017年農用肥分銷戰略產品銷量實現增長60%,盈利增長80%,復合肥工廠全面實現扭虧。化肥業務還重點推進了參控股企業的運營優化和資產處置,涪陵、長山、三環等企業的優化方案基本確定,其中涪陵、三環等企業實現了扭虧為盈。 在種子領域,水稻業務堅定進行整編,將經營單位由13家整合為6家,以此為基礎全面調整核心經營管理團隊,按研產銷環節進行系統性整合,聚焦20個優質品種,較大幅度地提升了水稻種子業務參與市場競爭的綜合能力;小麥種子業務聚焦6大優質品種,強化市場營銷能力,以并購等方式加快區域市場布局,依托“種糧結合”等創新模式進一步提升了小麥種子業務市場份額;玉米業務則理順了與合資股東關系,加強內部業務資源協同,為后續優質品種研發和市場開拓奠定了較好的基礎。經過這些努力,2017年種子業務也實現了同比較大幅度減虧。 我們深知,“涅槃”戰略的實施,僅僅是初步解決了生存的問題。中化農業依然面臨“如何實現健康的可持續發展”這一命題的嚴峻挑戰。我們必須用清醒的頭腦和創新的思維,審視當今中國農業的發展趨勢,搶抓機遇加速商業模式創新。 基于對中國農業發展趨勢、規模化種植主體需求和自身能力的深入思考,中化農業提出了MAP創新戰略。MAP創新戰略的核心,就是依托中化在農業領域積累的技術、產品能力和強大的品牌號召力,通過內外部的資源整合建設“把地種好”的核心能力,附加農產品訂單對接和農業金融服務等增值服務能力,圍繞規模種植主體提供現代農業綜合解決方案。 MAP戰略的具體實施途徑為“MAP技術服務中心”+“MAP示范農場/示范園”,即以建設技術服務設施為依托,為規模種植者提供品種規劃、測土配肥、植保、農機、檢測、培訓、智慧農業和農產收儲訂單、金融和農用柴油等“7+3”服務。其中,示范農場一方面將成為技術集成迭代、品種優化的試驗示范基地,另一方面發揮“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的功效,通過示范農場服務模式和效益示范,吸引更多普通農戶加入到現代農業的適度規模化經營中來,使他們也能夠通過現代農業的發展分享收益。 中化農業MAP創新還將建設現代農業服務的O2O商業模式。即在建設線下MAP技術服務網絡的同時,為提高服務效率、實現技術積累和知識公司化,將加快建設線上MAP智慧農業平臺。線上智慧農業平臺將主要包括現代農場管理系統、MAP技術中心服務系統和精準種植模型,依托線下MAP技術服務中心和示范農場及示范園網絡,逐步積累技術服務、作物生長、農業生產和產品經營的海量數據,建設一個高效的線上服務平臺,從根本上解決MAP技術服務中心運營管理和規模種植者農場管理的效率問題,并進一步通過數據信息積累和人工智能運用,最終建成精準種植模型,從而大幅降低線下服務網絡對于專業技術人員的過分依賴,實現MAP線下線上服務的相互融合和相互促進。同時,按照互聯網的共享平臺思維,中化農業MAP還將建成一個開放的平臺,廣泛整合優質的現代農業產品及服務資源,共同打造一個共生共榮的“現代農業生態圈”。 中化農業的MAP戰略愿景和階段性實施目標已基本形成,但我們清醒地認識到要實現這一戰略創新,前路充滿未知的挑戰。我們需要對商業模式進行持續地探索,在艱苦的實踐中不斷驗證和修訂MAP運營模式,直至把商業模式完全固化并形成可復制能力。但如何才能保證這一創新戰略的最終實現呢?我們認為,創新三角理論是一盞指路明燈。 首先,從創新主體上,必須分層級確定不同的創新職責和目標。例如事業部將承擔MAP商業模式的統一規劃和設計,負責整合所需的內外部創新資源,搭建和優化核心創業團隊,組織協調MAP線上線下平臺建設進程,并根據MAP創新的階段性進展對商業模式進行迭代。更重要的是,事業部必須在創新的激勵機制上有所突破,使短中長期激勵能夠充分調動和激發各層級的創新熱情;MAP事業部和分銷事業部則分別探索建設大田作物和經濟作物的具體服務模式,負責根據技術服務中心的實際驗證結果并不斷總結經驗,調整優化服務模式并快速向其他服務中心復制;而各個MAP技術服務中心承擔著極其重要的服務模式創新功能,他們將直接面對規模種植主體提供具體服務,對于MAP商業模式的驗證和創新至關重要。為了鼓勵本地化的技術服務團隊扎根一線,與MAP技術服務中心的模式成功形成高度的利益共同體,我們將選拔優秀的人才組建本地服務團隊,出臺模擬持股等中長期激勵機制,使技術服務團隊能夠充分分享技術服務中心的成長收益,從而保障最基層的創新始終充滿活力。從創新主體來看,雖然MAP創新目標一致,但各層級所承擔的職責不同,需要在實踐中加以區分,同時又要實現很好的協調,這是首先必須要解決好的問題。 其次,從創新方式上,由于中化農業的MAP創新既涉及到技術服務中心的服務模式,又涉及到農產銷售和農業金融等增值服務功能的創建,以及基礎肥和種子業務的能力和資源協同,還涉及到線上智慧農業平臺的建設,是一項較為復雜的系統性創新。為了很好地管理這個創新過程,我們需要建設一個非常清晰的創新管理流程,以大田和經作MAP技術服務中心的服務需求為出發點,將技術服務中心作為創新需求的原點,以此形成一個創新提出、立項、跟蹤和評價的流程,結合項目管理制,使MAP技術服務的創新需求能夠得到高效快速的響應,同時又確保農產銷售、農業金融和智慧農業的創新始終不偏離MAP技術服務模式這一核心原點。從這個角度講,規范的創新方式將實現內部資源的統籌協調,確保創新目標明確、過程效率和質量可控。 再次,創新文化的培育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創新本身是極其困難的,而在一個傳統業務里搞創新更加困難,這就需要建設一個鮮明的團隊文化來保障和推動創新。對中化農業而言,我們必須很好地協調好現有業務經營發展和MAP創新之間的關系,既要保證現有業務快速步入良性發展軌道,為持續創新打造基礎;又必須堅定地推進MAP創新,抓住機遇實現中化農業未來商業模式的轉型成功。因為我們清楚,沒有商業模式的創新,中化農業將很難在市場上贏得競爭。而要實現這個目標,農業事業部將以中化“誠信、專業、創新、人本”價值觀為引領,按“四個反對”、“四個堅持”和“四個致力于”來打造一個開放合作、敢于變革、勇于擔當的團隊創業文化,始終以創業者為本,用創業者的精神來踐行MAP創新,直至創新目標的實現。 2018將是中化農業MAP創新的戰略決勝年。一方面,我們要抓好當期業務經營,通過渠道深耕策略實現化肥和種子業務的全面扭虧和持續盈利,以穩定的現金流支撐MAP戰略實施。另一方面,我們要以高度使命感和超強執行力來加快創新戰略的實踐,使MAP商業模式能夠在新的一年取得實質性進展,具備規模化復制的基礎,從而推動中化農業的創新轉型,使中化農業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新的一年撲面而來,中化農業人已做好了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