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在路上文/楊林 金融事業部總裁 |
金融科技對于現有業務不應是簡單地發揮輔助作用,而是應更多地發揮引領作用 我們預判到環境的驟變,卻沒有料到它來得如此兇猛。過去這一年,金融行業經營環境異常嚴峻,資管新規等一系列政策出臺、監管罰單創歷史新高、金融審批從緊從嚴。面對國家暴風驟雨般的各種清淤瘦身舉措,我國金融行業正經歷著改革的空前陣痛。信用債違約潮涌現、P2P平臺接連爆雷、資本市場持續低迷,接二連三的不利影響給金融事業部“跨越式增長”目標增添了更多不確定性。 然而,面對紛繁復雜的外部環境,事業部上下始終以“科學至上、知行合一”理念作為指引,積極推動深化改革,堅持“智慧金融、一圈一鏈、服務產業”的ICI戰略方向,最終保持了經營業績平穩增長,并創造歷史新高。 兩大成果和兩個轉變 回顧一年的成長,我們收獲了兩大成果,實現了兩個轉變,當然也留下一些遺憾和不足。 說到兩大成果,一是指事業部的成熟業務在2018年頂住外部環境壓力保持較為穩健的增長,消費圈金融、供應鏈金融兩大業務模式得到成功驗證。特別是,外貿信托、財務公司均明確客戶在戰略方向上的核心導向作用,提升自身能力建設,雙雙實現監管與行業的首次雙A類評級結果;保理公司成立不足一年時間即實現了千萬級的利潤,其儲架式ABS產品的獲批更是開央企先河。成績的取得進一步堅定了我們的戰略決心和戰略信心。 二是指產業基金、環保等創新業務實現初步布局,為創造新的增長動能奠定了良好基礎。如產業基金,雖然年初還有些踟躕不前,但通過對市場的廣泛接觸和對行業規律的深入理解,現在已經初步形成了覆蓋多個行業、順逆周期結合、境內外聯動的布局雛形。 此外,作為集團的金融服務平臺,我們積極為集團各產業板塊提供更好服務。今年,我們成立了定向服務集團各產業的客服部門,走訪各產業板塊80余次,針對個性化問題制定專屬服務方案,運用各類創新金融服務手段解決60余項服務需求。全年對集團各產業板塊貸款規模同比提升達到125%,息差同比縮減23BP,實現產融協同服務規模和效果顯著提升。 然而,我們也經歷了兩個認識上的轉變。一是,通過對標,我們發現金融科技對于金融行業的發展愈發重要。如中國平安的金融科技板塊,一年時間凈利潤實現數倍增長,幾家老牌央企金控平臺也都在通過科技賦能自己的傳統金融業務,并實現業績的突破。這些成功案例,讓我們意識到,金融科技對于現有業務不應是簡單地發揮輔助作用,而是應更多地發揮引領作用。 二是,隨著金控平臺統一監管的臨近,事業部深刻體會到適應金融控股集團的風險管理體系尚待建立,而且刻不容緩。對比市場化金控平臺,事業部專業化的金融風控能力有所欠缺,尤其是對創新業務的風險管控較為薄弱,事業部需盡快優化風控管理,形成涵蓋組織、制度、風險計劃、流程、報告、考核、信息系統、文化8大模塊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為業務發展提供舞臺。 當然,過去的一年金融事業部也留下一些遺憾和不足。盡管我們不懈地努力、艱辛地付出,但對照ICI戰略愿景目標,一圈方面,我們直接服務C端的能力及構建生態圈的組織力不夠強;一鏈方面,我們的產品覆蓋度及服務內涵不夠全面和豐富;創新業務方面,產業基金、環保、金融科技仍在發展起步階段,聚焦和解決客戶需求的能力還有待打磨提升;管理支撐方面,在風控、信息化、科技創新、人才及組織效能方面仍有短板。這些不足,將會成為金融事業部今年再戰的重要發力點。 不遺余力推進創新改革發展 成績是我們堅持的資本,不足是我們改進的方向。面對似乎有些撲朔迷離的未來市場環境,金融事業部還需要在多方面繼續鼓足干勁,為戰略實現鋪平道路。 其一,我們要不遺余力地堅持ICI戰略,實現創新發展。 雖然金融事業部的ICI戰略經過不斷地打磨,已經愈發成熟,但面對金融科技、產業基金、環保等創新業務,我們的理解還不夠深刻,對其市場規律的掌握還存在不足,同時也正在遇到一些問題。金融科技如何賦能金融業務實現模式創新?產業基金如何盡早完成布局實現收益貢獻?環境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如何培育?這些或大或小的問題都是我們創新業務發展的障礙。 當然,成熟業務也有類似的問題。我們消費金融圈的前景到底如何?我們產業鏈金融的功能如何補全?也許破除這些障礙的具體方式還不能確定,但是我們至少明確了方向,那就是堅持市場導向、堅持客戶導向,這也是ICI戰略的思想引領。 其二,我們要不遺余力地推動體制機制改革。 寧高寧董事長曾提出:“中化的金融板塊自身應當更獨立,對于一個大的綜合性化工集團,金融自身要走出自身的戰略,要有思路、有想法。”如何實現這種轉變,是落在全體金融事業部人肩上的一種責任。而推進金融事業部的體制機制改革,正是解答這一疑問的鑰匙。其中,事業部整體混改上市首當其沖。雖然,復雜的外部環境讓我們無法把未來的道路看得真切,但兄弟央企的成功典范就在面前,我們堅信只要勇于開拓,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抱著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心態,成功必將到來。 其三,我們要不遺余力地推進事業部管理水平提升。 在戰略管理方面,事業部要根據金融行業及自身業務的發展特點,持續創新管理手段,優化戰略閉環管理。特別是要突出戰略的執行力和組織力,一方面能夠從客戶、產品、保障等方面確保戰略執行到位,另一方面還要保證事業部上下在戰略管理上的合理分工; 在協同工作方面,事業部要打破各業務單元邊界,整合資源,促進產融、融融協同,努力在產融協同服務規模、效果上實現更大提升,在金融功能協同方面實現更多業務落地; 在風險管控方面,要參照行業先進經驗建立全面風險管理體系,使用多種舉措持續提高風險管控體系的完備性和有效性,滿足金控平臺需求; 在人力資源方面,應堅持以提升組織和員工效能為目標,根據戰略需要進一步加大專業人才獲取力度、優化人才結構。 中化金融之新既是時代給予的助推,也是我們自身否定之否定的體現。而在這條路上,我們做得還遠遠不夠,正如羅素所說,“眼光長遠是理性的,但也是苦悶的,因為美好永遠在將來,當下永遠有苦難”。我們堅信,這樣的務實認知會成為我們的利器,激勵金融事業部上下在2019年的工作中繼續披荊斬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