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資源實現創新落地文/劉紅生 化工事業部總裁 |
以材料科學和生命科學為引領,打造新能源汽車高性能材料解決方案提供商和中國農藥標桿企業 2018年,化工事業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踐行“科學至上”核心價值理念,明確了以材料科學和生命科學為引領、打造新能源汽車高性能材料解決方案提供商和中國農藥標桿企業的戰略主線,集中力量爭取在三個方面取得戰略突破: 一是以新材料為重點,優化升級聚合物添加劑、中間體及新材料、輕量化材料營銷等業務,大力拓展高性能纖維、高性能膜材料、高性能聚合物、電子化學品等新材料業務;二是大力發展鋰電池、鋰電池材料等新能源業務;三是優化升級傳統強項農化業務。 拓展與升級 在新材料業務領域,我們通過收購歐洲領先的ABS材料生產商Elix Polymer,拓展改性塑料技術和商業模式,朝著定制化的ABS產品和解決方案方向進軍; 通過引進全球領先的反滲透(RO)膜材料生產成套技術和專業技術團隊,在寧波市象山經濟開發區建設國際一流的反滲透膜生產基地,實現高端反滲透膜全過程生產國產化,目前已完成投資協議簽訂及新公司設立; 在對位芳綸材料方面,我們已突破并掌握生產核心技術,形成完整的專利和專有技術體系。對位芳綸材料500噸中試項目已在儀征順利投產,合格率超過70%,在防彈頭盔、汽車膠管、通信光纜等應用領域已通過權威機構檢測認證,5000噸項目正在土建施工。項目投產后,中化將成為全球第三的供應商,填補國內空白。 在新能源業務領域,成功并購駿盛新能源。目前該公司可以量產的三元電芯能量密度已達到247-275wh/kg,處于行業內領先地位,其淮安一期1GWh(100萬度)生產線項目計劃明年投產運行。 我們還積極拓展鋰電池正極材料業務:NCM1500噸項目在寧夏中衛順利投產運行,523/622等產品完成多家動力電池客戶認證,主要指標均達到預期,正式進入滿負荷量產階段;811產品已確定一燒工藝參數;NCM8500噸項目工程建設完成工廠主體結構封頂,啟動窯爐設備安裝。 同時,中化連云港循環經濟產業園布局進一步升級。2018年,連云港產業基地規劃占地面積增加到約8000畝,產業規劃聚焦芳烴下游、C2/C3以及聚合物添加劑,產業鏈已初步成型,其中瑞恒一期項目已進入全面土建施工階段。 創新與整合 在“科學至上”核心價值理念引領下,2018年,化工事業部持續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新產品產出貢獻,重點研發項目突破關鍵性里程碑。 2018年全年,化工事業部科技投入達11.34億元,新產品銷售收入達45.38億元,近兩年上市的重點全新產品毛利貢獻超2億元。目前,在研項目209項,項目儲備和梯次較為充分合理,各重點研發項目有序開展,揚農集團的一氯/二氯、2.5-二氯苯胺順利完成中試,投入產業化運營,芳綸、NCM中試線建成投產。 除了加大自主創新力度,化工事業部還積極獲取各項專利和平臺資質,加強開放式創新,推進外部技術交流與合作,大力引進重點科技人才,試點并完善研發人員專業晉升通道和績效管理方案。同時,依托科技信息化系統,持續強化科技創新體系建設,閘門評審系統全面推廣,科技情報系統KMS正式上線,延伸強化知識產權服務,助力重點項目和專利全景分析。 與實施創新戰略配合,化工事業部加快業務平臺整合步伐,重要戰略事項取得關鍵性成果:揚農集團股權收購及增資項目在2018年6月29日完成并簽署增資協議,并完成工商變更;農化業務資產整合項目及中化物流、南通江山退出項目都取得了關鍵性進展。 2018年,化工事業部深化改革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我們建立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統籌推動事業部深改工作,宣傳貫徹“科學至上、知行合一”理念和集團深化改革全面轉型相關要求,統一思想認識,全面部署事業部深化改革方案,引導鼓勵員工積極參與改革,激發廣大員工創新創業激情。2018年9月,我們發布了深化改革總綱領和具體舉措。通過扎實推進深改相關工作,形成一系列具有創造性、針對性、標志性的改革成果。 聚焦與提升 新的一年,面對錯綜復雜的經營環境,化工事業部將堅持既定戰略不動搖,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產業三大領域,以科學至上、技術領先為原則,瞄準重點產品和業務,集中資源實現創新業務落地,確保現有業務增長。 在科技創新方面,化工事業部將加大科技研發投入,主要集中在農化、高性能材料及中間體、氟化工、沈陽院和創新中心、膜材料和新能源研發中心,用于新產品開發、基建、技改和應用研究等。 我們要提高科技研發產出,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持續加大研發攻關力度,推動16項重點中試研發項目進一步取得突破,奠定產業化基礎。 我們還將強化科技創新能力體系建設,大力引進科技人才不少于150人,其中高端科技人才不少于20人,構建開放式科技創新平臺,加快新能源及膜技術研究院建設,進一步完善科技創新項目管理機制,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和服務。 在產業化項目方面,化工事業部將提升產業化項目增量貢獻,致力于農化、高性能中間體、聚合物添加劑、輕量化材料業務中的新項目帶來顯著收益。 在生產管理方面,化工事業部將提升生產運營效率,全面推進SES卓越運營體系,率先布局可持續供應鏈建設,提高各BU產能利用率,使重點產品增產,同時能耗下降。 在信息化方面,化工事業部將打造產業信息化優勢,重點升級MES、ERP、SRM、主數據等系統,提升實業工廠兩化融合水平,推動鋰電池、鋰電池材料、ABS、膜材料等創新業務的信息化規劃和建設,以信息化手段推動總部職能轉型與管理創新。在創新業務領域,以“高起點、需求導向、規劃同步”為原則,基礎服務先行,應用系統逐步配套,規劃和建設高起點信息系統;在成熟業務領域,按照既定規劃,以ERP、MES、SRM系統為重點提高下屬BU各工廠兩化融合水平,提高企業運營管控能力,提升精細化工產業贏利水平。 在黨的建設方面,化工事業部將緊緊圍繞事業部深改戰略目標和年度中心工作,以政治建設為統領,以“黨建能力提升年”為載體,扎實推進基層黨建“三力”工作模式和黨支部品牌化建設,切實提高黨建引領力、文化凝聚力、班子戰斗力、支部組織力和群眾創造力。 在安全生產方面,化工事業部將嚴控HSE風險,繼續堅定不移地深入推行杜邦管理,鞏固現有32家企業HSE管理基礎;成立中化可持續發展中心(杜邦2.0),以杜邦安全管理師為主、杜邦顧問為輔,按照HSE管理24要素模塊化管理,向新并購企業全面復制延伸;落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及考核機制,強化員工安全意識,深化推進五星工廠,全面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水平。 2019年將是化工事業部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頁,深改的戰鼓已經隆隆響起,宏偉的戰略畫卷徐徐打開。當科學之光點亮全面轉型的道路,我們相信,勝利就在不遠的前方。全體化工人將在集團黨組的堅強領導下,堅定戰略決心,奮勇向前、砥礪奮進,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創新型精細化工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