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勝MAP元年文/覃衡德 中化農業總裁 |
所謂Mapper,正是在中國現代農業歷史性變革的洪流中,擔當科技創造美好農業的使命,以必成之心,創未有之業 剛剛過去的2018年,在所有中化農業人內心,都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中化農業MAP戰略全面推進的決勝元年。這一年,中化集團將“科學至上”確立為核心價值理念,開啟深化改革全面轉型之路,中化人的創新創業熱情被推向新的高度。在“科學至上、知行合一”理念指引下,中化農業全體員工奮力拼搏,徹底走出虧損泥潭,營業收入和利潤實現超預算的雙增長,創新業務商業模式實現持續迭代升級,得到廣大農戶、各級政府部門和合作伙伴的關注和認可。 傳統業務煥發活力 在集團深化改革全面轉型推動下,中化農業黨委班子引導全體干部員工,在深入分析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對各類傳統業務按照市場化需求進行堅決調整。這一年,傳統業務戰隊通過技術創新、變革運營模式、精準激勵,打造核心競爭力,不僅徹底甩掉了我們頭上虧損的帽子,更為中化農業的創新轉型撐起了一片天。 基礎肥業務通過推進上游供應商的戰略采購,深挖下游客戶需求、升級客戶管理,保持較高水平量利增長。2018年,基礎肥業務實現銷售量增長16%,稅前利潤達5.2億元,同比增長24%;戰略采購占比突破66%,工業客戶銷量占比達60%。 農用肥分銷業務全面發力,推進DTS渠道深耕策略落地,強化技術服務能力,通過農技培訓、農技大比武和農技人員職級評審等方式,系統提升渠道服務能力,農技人員增長126%;通過強化品牌建設,升級品牌形象,使品牌成為推動未來發展的引擎;差異化產品總量同比增長39%,息后利潤同比增長75%,復合肥工廠全面盈利,并啟動湖北中化東方50萬噸生物復合肥項目建設。2018年,農用肥分銷量增長17%,稅前利潤達1.17億元,同比增長234%,市場排名升至全國第四位。 作物營養研發隊伍快速擴展,臨沂研發中心將于2019年4月投用,同時與外部科研院校的研發合作全面加強,一大批新研發的新型復合肥料和差異化基礎肥產品陸續進入商業化推廣階段,技術儲備開始形成。 各控股工廠持續強化HSE管理和資產優化,其中中化云龍、中化涪陵實現盈利1.3億元,中化長山裝置開穩開優,全面達到了設計產能。 種子業務扭虧為盈,在渠道下沉、提升運營效率和團隊建設方面進步明顯,通過投資入股荃銀高科,大幅提升中化農業水稻行業市場地位;積極獲取優質種質資源,2018年收購周麥33、鄭麥3596兩個優質強筋麥品種,填補了中化農業優質小麥品種空白;同時,加強自主品種研發能力,完成水稻國審10個,省審20個,推動“扶優汰劣”計劃,實現水稻明星品種銷量同比增長13%、毛利增加22%。 MAP戰略重大進展 在決勝元年,我們最感欣喜的是,創新戰隊勇于創新實踐,持續推動商業模式迭代升級,初步驗證了MAP商業模式的可行性及強大生命力;最感欣慰的是,我們牢牢抓住“新型農民崛起”和“品質消費升級”兩大核心趨勢,整合各方優勢資源打造中化MAP“合作共贏”的開放平臺,正在為各方帶去實實在在的利益。 MAP模式的核心理念由“實現耕地有效適度規模化”和“把地種好”,迭代為“種出好品質+賣出好價錢”,打造服務上游新型農民與下游消費企業的技術平臺。 種出好品質,是要圍繞下游市場的需求來定義品質;賣出好價錢,是要通過提升產業鏈價值來實現與農戶和合作伙伴的共贏。MAP迭代拓展模式,聚焦核心作物、優勢產區快速布局,通過優勢產區和訂單需求形成MAP戰略地圖,以服務中心為軸,聚焦核心作物做透,形成聚集效應。同時,強化優質品種和農機服務資源整合,聚焦“種出好品質”。 在應用技術領域,從“部分環節優化”迭代為“核心技術突破”,順應消費升級和農業發展趨勢,將“降本”升級為“提質、增效、輕簡化”。同時深入挖掘下游優質訂單和品質需求,翻譯成技術標準和種植方案,瞄準具體技術指標開展技術集成、應用和升級。 圍繞商業模式的迭代,MAP形成了清晰和可復制的“1-2-4-9”執行策略,為規模化復制奠定了堅實基礎。截至目前,MAP糧作技術服務中心已經投運36家,在建13家;MAP經作技術服務中心投運50家;MAP特作投運大型農業綜合服務站1家,在建3家。MAP業務已為超過170萬畝土地提供現代農業服務,生態圈合作伙伴超100多家。 MAP智農1.1、MAP慧農1.0、MAPPER助手三大產品全面上線,以“知識標準化”和“精細管理、精準種植”為主線,初步實現了管理可視化和種植服務智能化。 中化農業MAP商業模式得到各方的廣泛認可和積極參與。中化目前已成為國家托市收購主體央企之一、中國農業生產性服務業聯盟理事長單位、國家化肥減量增效科技創新聯盟理事長單位,并與農業農村部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成為新型農民合作社專業技術服務平臺。MAP“生態圈”加速集聚,中化農業與中糧、先正達、拜耳、安道麥、五糧液、凱斯紐荷蘭、雷沃等超過100個國內外科研單位和領先企業形成了戰略聯盟。 中化農業MAP在幫農民走上富裕路的同時,也把助力鄉村文明建設作為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內容,在安徽巢湖舉辦了首屆中化MAP豐收新時代文藝匯演,用真心服務當地農戶,用真情聚力鄉村振興。 此外,作為中國優質農產品榜單的《熊貓指南》,通過70萬公里尋找,已上榜100款優質農產品,精準定義“好吃”標準,熊貓風味輪已申請六項專利。 整體建設全面進步 2018年,農業事業部黨委始終把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作為企業改革發展的根和魂,充分發揮黨的領導獨特優勢,為事業部持續健康快速發展、MAP創新創業提供堅強保證。黨委班子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方面履職盡責、以上率下,在帶領沖鋒中形成強大合力;通過開展“固本培元”年度行動、“示范黨支部”創建,帶動基層黨建工作質量明顯提升,相關做法被集團發文推廣;事業部始終注重黨建經營的深度融合,始終圍繞戰略決勝開展黨建工作,在集團年度黨建工作考評中得到集團黨組的肯定。 2018年,中化農業高度重視創新引領,在集團“科學至上、知行合一”理念指引下,重新反思創新發力點,通過創新研討會,形成了打破組織藩籬的跨部門工作機制,建立25個創新小組。經過九個月的孕育轉化,目前創新項目已分批實現落地轉化,有效推動事業部戰略創新轉型。中化農業成立了集作物營養研發創新、作物育種研發創新和種植技術集成及研發創新于一體的科技創新中心,由CTO統籌管理,初步建立市場需求驅動的一體化研發管理體系。應用技術快速發展,建立了小麥、玉米、水稻的應用技術架構,關鍵種植技術“金麥二、三、四號”投入應用。 2018年,我們從創新業務迅速發展、戰略推進人才匱乏的現狀出發,大力引才聚才,大力選才育才,著力打造一支富有創新能力、素質優良的關鍵崗位隊伍。先后引進CIO、CSO、CTO以及創新業務中高端人才25名。一年多來,共引進各類創業創新人才近700人。中化農業聚焦MAP戰略,始終堅持“以創業者為本”的激勵機制改革,快速激發人才隊伍干事創業的激情和創造力。這一年,我們的MAP創新團隊已經有超過600人的技術服務隊伍,中化農業廣大員工對MAP戰略高度認同,每一位中化農業人都擁有了另一個響亮的名字:Mapper。大家充滿了創業激情,立志為MAP創新的成功而艱苦奮斗,這是MAP事業必將取得成功的基石。 加速布局繼續攻堅 回顧2018,雖然中化農業在經營業績和MAP創新方面取得了階段性的成績,但我們清醒地認識到中化農業還沒有徹底擺脫生存危機,傳統業務的核心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依然不強,還需要重點在產品升級、技術服務、數字化轉型等方面持續發力。我們深知,要實現MAP創新戰略的成功,前面的道路依然充滿挑戰,還需要努力在實踐中不斷修正和創新運營模式,同時全力加速布局實現快速增長;我們更懂得,在這征程上,只有“科學至上、知行合一”才是我們抵達目標的指路明燈。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中化農業持續推進MAP決勝的攻堅之年。新的一年,我們將迎來更大的戰略機遇,承擔起更好的歷史使命。也許前路仍舊充滿艱辛,但我們已作好準備:中化農業人將以“科學至上、知行合一”理念為指引,按照渠道深耕保生存、MAP創新煥新生、智慧農業贏未來的戰略路線,對準城墻口,找對突破口,奪下“臘子口”。 所謂創業者,正是在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篤信“科學至上、知行合一”的指引,勇于“換一種活法”。所謂Mapper,正是在中國現代農業歷史性變革的洪流中,擔當科技創造美好農業的使命,以必成之心,創未有之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