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字當先文/王寧 |
——2019下半年人民幣匯率展望 中美經貿摩擦的負面消息,給人民幣帶來的壓力尤為明顯,貿易談判目前已成為影響人民幣短期走勢最為關鍵的因素 王寧 財務公司
自2005年我國改革匯率制度以來,人民幣國際化、匯率市場化進程穩步推進。目前,人民幣報價已形成“收盤匯率+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機制,市場供求決定匯率的力度加強,人民幣匯率彈性進一步擴大。市場逐步擺脫對人民幣單邊走勢的預期,雙向波動成為主導。因此,對人民幣匯率產生影響的因素更加多樣,匯率走勢撲朔迷離,匯率風險也日益凸顯。 作為一家立足市場競爭的綜合性跨國企業,中化一直高度關注人民幣匯率問題。本文通過回顧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行情變化,力圖捕捉影響匯率走勢的一些具體因素,從而窺探下半年匯率市場趨勢。 今年以來匯率走勢回顧 回顧過去幾個月人民幣匯率走勢,雖然一波三折,但是總體實現了央行“保持在合理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實現雙向波動”的基本思路。 年初至2月底,由于中美經貿摩擦形勢緩和,市場對前期的過度悲觀進行修正,人民幣貶值壓力放緩,升值預期增強。人民幣兌美元由年初的6.88一路升至6.69附近。 3月至4月,在美元指數高位震蕩的情況下,受逆周期因子調控的影響,人民幣匯率呈現水平盤整態勢,基本在6.68-6.73的窄幅區間中波動。 五一假期后,由于中美經貿談判再起波瀾,第十一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未達成協議,受此影響,市場避險情緒升溫,人民幣跌破前期盤整區間,一路下行,一度跌破6.88。 影響人民幣匯率走勢三大因素 關于人民幣匯率制度,央行的表述為“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綜合前期匯率走勢,可以看出,影響并決定人民幣匯率的主要為三個因素,即:外匯市場供求狀況、美元指數以及央行政策。 外匯市場供求方面,一是國際收支。從中長期角度看,國際收支對匯率起到基礎性作用,直接決定了市場的交易規模和方向。自2005年匯改起一直到2013年,國際收支一直處于順差狀態,人民幣匯率也保持單邊升值趨勢。2014年起,中國經濟增速換擋,國際收支出現逆差,人民幣匯率由升轉跌。到2017年年初,出口增速回升,國際收支順差,人民幣匯率重回升值軌道。2018年一季度起,國際收支數據回落,人民幣開始貶值。由此可見,國際收支差額對匯率的中長期走勢有著很好的解釋力。 二是中美經貿摩擦。隨著中國對外經貿關系日益復雜,影響外匯供求的因素也日益多元化,其中,中美經貿摩擦極具代表性。去年3月,中美經貿摩擦爭端開啟,使得宏觀經濟承壓走弱,且對出口影響開始顯現。美國作為中國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國,市場擔心由此造成中國貨物貿易順差規模顯著下降,對未來外匯供求狀況的擔憂累及投資者恐慌情緒,給人民幣帶來貶值壓力。 美元指數方面,我國匯率制度中的“參考一籃子貨幣調節”決定了美元指數的走勢將影響人民幣匯率的強弱。也就是說,“美元強,人民幣弱;美元弱,人民幣強”。即使偶有背離,美元兌人民幣匯率與美元指數仍呈現長期正相關關系。 央行政策方面,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的方向是要建立由市場供求決定的浮動匯率制度,但央行依然對人民幣匯率具有巨大影響力,若市場失靈,即出現“追漲殺跌”的順周期行為和“羊群效應”時,央行會采取措施穩定外匯市場。去年,央行分別采取了恢復遠期售匯風險準備金、重啟逆周期因子、發行離岸央行票據等措施,有效引導市場,穩定了人民幣匯率。 下半年展望 展望2019年下半年,人民幣匯率市場的主要基調將是繼續穩定市場預期,保持在合理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并實現雙向浮動。 首先,決定一國匯率水平最主要的因素是一國的外匯供求狀況,而一國的外匯供求狀況最集中地體現于一國的國際收支狀況,尤其是經常項目和直接投資項目。5月10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了2019年一季度國際收支平衡表初步數據,總體來看,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經常賬戶順差586億美元,直接投資順差214億美元,外匯儲備增加100億美元,由此可見,未來國際收支總體平衡的基礎依然堅實,對人民幣匯率有著基本面的支撐。 其次,從中美經貿談判角度來看,中美經貿摩擦的負面消息,給人民幣帶來的壓力尤為明顯。貿易談判目前已成為影響人民幣短期走勢最為關鍵的因素。受到25%關稅落地的沖擊,人民幣兌美元持續走低,而未來如有新一輪的加稅計劃,市場情緒則可能推動人民幣繼續貶值。 再次,雖然三月份的美聯儲會議顯示本輪美元加息周期可能會結束,但是美國一季度經濟表現依舊亮眼,橫向對比其他經濟體,并未失去增長動能,經濟基礎仍在,因此,美元指數走強的動能仍在,給人民幣帶來一定貶值壓力。 最后,從監管角度來看,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六“穩”: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雖然沒有直接提出穩匯率,但穩金融和穩預期實際就包含了穩匯率。央行也在今年一季度例會上再次強調這六個“穩”,并屢次提及要守住底線,加強宏觀審慎管理,保持匯率在合理水平上基本穩定。 綜合來看,今年下半年人民幣匯率管理的基本制度依舊是有管理的浮動,穩字當先。受中美經貿摩擦影響,人民幣面臨一定貶值壓力,短期內承壓明顯,波動性會提高。但是,從基本面和監管角度看,人民幣仍有較強支撐力度,長期看會有所穩定。 中美經貿磋商此輪雖未達成協議,但出于中美雙方自身利益關系,未來也將有下一輪談判,中美貿易關系將在曲折中前進。因此,雙向波動格局仍然是人民幣匯率市場的主基調。 當然,在實際交易中,突發性利好或利空消息容易帶動人民幣匯率急升或急跌,但是,市場已能夠逐漸適應高頻寬幅的雙向匯率波動,而人民幣匯率最終也會回至其雙向波動的區間水平中,這有利于增加企業對匯率市場的進一步了解,加強企業自身對匯率風險的管理。 中美貿易關系將在曲折中前進。因此,雙向波動格局仍然是人民幣匯率市場的主基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