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文/林杉杉 中化健康 |
她常說,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是中化舞臺發掘了她的潛力,成就了她的職業生涯
競爭對手說她是行家里手,客戶說她是得力助手,同事說她是多面能手——她,就是中化健康保健品事業部總經理助理林杉杉。 從學霸到小白 14年前,作為大學藥物分析專業排名第一的畢業生,林杉杉加入中化(青島)實業有限公司(2018年更名為中化健康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成為檢測中心的一名質量控制員。入職僅三天,實驗室的板凳還沒坐熱,就接到人力的電話,“杉杉,你愿不愿意接受更有挑戰性的工作,到業務部門去?”在這之前,她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職業生涯會跟銷售有任何聯系。初入職場的她,被這一句“更有挑戰性的工作”撩動心弦,欣然接受。 離開舒適圈,脫下白大褂穿上職業裝,從分析化學學霸到國際貿易小白,一切都要重新開始。林杉杉從最基礎的跟單學起,包樣品、發快遞、發傳真……笨鳥先飛也要多飛。剛開始,熟練的老同事一天可以梳理完的流程,她要反復琢磨好幾天,別人半小時就可以寫完的郵件,她需要兩個小時甚至更長,于是加班成為她的工作日常。 辛勤“掃街”挖到寶 中化健康銷售部門有一個“掃街”傳統,就是將有合作可能的所有客戶以及所有涉及的產品掃一遍。新業務員獲取客戶信息的渠道比較有限,林杉杉就抱著公司的阿里巴巴貿易通,篩選上面的詢單,有郵箱的發郵件,沒有郵箱的就發傳真。天天堅持,周周堅持,月月堅持。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在轉業務崗位1年零3個月的時候,她拿到自己的第一個訂單。 雖然金額不大,但收到訂單的那一刻,林杉杉高興到無法言喻。只有她自己知道,這個訂單的背后,是無數個加班的日夜,是無數個郵件和傳真。 在林杉杉“掃街”的眾多產品中,有個甜菊提取物,不得不提。有段時間國外的詢單越來越多,國內市場的供應渠道卻非常匱乏,幾乎沒有匹配的規格。不服輸的性格驅使杉杉想去挑戰這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面對產品規格新、要求高、潛在用量不確定、市場趨勢不明朗等問題,工廠多次以現有工藝無法生產為由拒絕。即使將生產所需的原料送到工廠門上,對方也是遲遲不愿意配合試生產。林杉杉沒有氣餒,她一邊耐住性子轉達客戶端對產品未來應用的美好憧憬,一邊跟工廠技術人員一起琢磨標準,研究生產,反復測試。逐漸地,工廠的態度發生了轉變。最終,不到60天,從無到有,第一批合格的產品出爐。客戶為中化的反應速度感到驚訝,并隨即追加了后續的采購訂單。 2009年前后,美國和歐洲先后將甜菊提取物列入食品添加劑列表,它一下子從植提產品名錄中名不見經傳的小產品變成出口數量和金額都排名靠前的大品類。林杉杉的業務也隨著這個產品的成長而迅速成長起來。 稻盛和夫說,“只有迷戀工作、熱愛工作,才能長期堅持艱苦的工作,一直貫之,無怨無悔。”林杉杉對于甜菊,大概就是如此。為了更好地了解甜菊產品種植和收成情況,酷暑8月,她輾轉甘肅、新疆兩大種植基地,以一天驅車800多公里、考察種植基地40余塊的速度,與當地盡可能多的種植戶座談。這樣飛奔三天,達到最后一站時,林杉杉幾近虛脫。但當聽說當地農戶不僅擅長種植還有多年育種經驗時,她頓時又來了精神,灌下幾支藿香正氣水,繼續她的“求知”之旅。從育種的生產成本、生長期以及跟現有育苗方式的區別,到操作中遇到瓶頸、農戶們期待的價格等等,林杉杉了解得非常細致。 正由于這樣的踏實調研和勤奮鉆研,她對整個甜菊產業鏈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成為客戶信賴的專家。同事們都說,不管拜訪什么樣的甜菊客人,只要跟杉杉一起,就會覺得非常踏實,并且信心滿滿。 從一個人到一群人 如果說單打獨斗的銷售戰場是一個人的舞臺,那么,帶領團隊就是一群人的戰場。2012年初春,由于業績突出,林杉杉被提拔為業務二部的經理。面對團隊里一大半的“老人”,如何開展工作才能不辱使命,一度成為讓她夜不能寐的問題。在最短時間內完成角色轉換,從思考自己的業務,到思考別人的業務以及團隊的業務,想團隊成員所想,急團隊成員所急,林杉杉給自己立下了軍令狀。 國際市場瞬息萬變。一次,一位采購量很大的VIP客戶因為行情變化,挑剔公司的產品質量,要求退貨或者空運新貨置換,并向公司提出巨額索賠。做銷售的同事都知道,質量問題是怎樣的夢魘。明知對方是在“挑刺兒”,但此時合同淪為一紙文書,信用保險也無從施展。 面對這場突來的危機,林杉杉和團隊一方面積極與客戶溝通,安排留樣復測,為解決問題爭取時間;另一方面從頭梳理客戶的詢單、往來郵件等資料,尋找客戶故意“挑刺”的證據。最終他們找到問題的突破口,說服客戶接受我司的產品和相關解決方案,以近乎為零的成本化解了這場危機。 在與客戶后來的溝通中,了解到他們的銷售遇到問題,面對突如其來的行情轉換,客戶希望能調降價格。在向公司申請之后,林杉杉承諾在后續的訂單中予以支持,客戶欣然接受并追加了訂單。 成長路上,層出不窮的挑戰讓林杉杉一步步適應了新的工作崗位。Do the right things, do things rightly!慢慢地,原本懷疑她的前輩變得慈祥了,原本不服氣的同輩變得柔軟了,林杉杉通過一次次挑戰,成了領導和同事皆認可的領隊人。 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十四年的冬去春回,林杉杉從惴惴不安的青澀學生,成長為能夠獨當一面的團隊領隊。成長路上很辛苦也很充實,有付出更有收獲。她常說,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是中化舞臺發掘了她的潛力,成就了她的職業生涯。 林杉杉與國外客戶在美國IFT展會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