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農創新發展路線圖文/程曉曦 |
聚焦材料科學和生命科學,瞄準國際競爭力和全球分工地位,致力于培育壯大產業細分領域的領先優勢 程曉曦 化工事業部常務副總裁、揚農集團董事長 圍繞中化集團打造世界一流綜合性化工企業戰略目標,揚農集團在“科學至上”核心價值理念指引下,努力把握產業變革重塑、科技創新加速、綠色發展升級的新機遇,聚焦材料科學和生命科學,瞄準國際競爭力和全球分工地位,致力于培育壯大產業細分領域的領先優勢,打造國際先進的精細化工產品鏈。 揚農集團創新發展的實踐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力。 優化產業布局 結合資源稟賦和產業條件,揚農集團不斷拓展優化“一中心四基地”的產業布局,明晰、強化四個產業基地功能定位,積極承載化工事業部創新戰略落地。 沿海連云港基地定位于打造千億級高端功能性材料基地,規劃建設最具競爭力的C2、C3功能性材料產業鏈和全球領先的芳烴下游系列,謀篇布局中化循環經濟產業園的海港碼頭、臨港倉儲、公用工程島熱電等產業資源。 沿江儀征基地定位于打造國內領先的特種纖維基地,建設國內最大的特種纖維、全球規模第一的環氧樹脂、行業領先的氯堿循環經濟產業鏈。 西部中衛基地定位于打造鋰電正極材料、高端新材料、綠色農藥基地,建設國內規模第一的高端鋰電正極材料、一體化光氣下游高性能材料和綠色農藥。 沿海如東基地定位于打造中國綠色農藥生產基地標桿,建設全球規模第一的新型轉基因作物除草劑,國內第一、全球第二的擬除蟲菊酯系列。 加快轉型升級 站在化工事業部創新戰略的主戰場,揚農集團在增量業務上搶占高地,在存量業務上守好陣地,充分發揮60年積累的產業經驗和技術沉淀,注重利用技術創新和規模效應,打造一體化發展新優勢和世界級先進產品鏈。同時,注重技術高起點、工程高質量和項目高成功率,推動增量業務投運后順利切入增收增效軌道。 2019年,揚農集團要一著不讓,抓緊完成中化連云港循環經濟產業園先導項目——瑞恒一期項目建成投運,啟動二期項目設備安裝;碳3產業鏈一期項目完成研究論證、工藝設計、行政審批、投資審批,力爭年底啟動工程化建設;瑞盛5000噸芳綸項目完成主體設備安裝,8500噸NCM項目進行調試生產;瑞兆科電子化學品HP項目完成土建施工,啟動設備安裝。 與此同時,全面推動儀征、中衛、如東基地的產品結構優化升級,增強存量業務的盈利能力和發展后勁;鞏固升級行業領先的循環經濟產品鏈,不斷提高清潔生產和資源化、減量化、再利用水平;全面導入杜邦安全管理和卓越運營體系,讓各廠區邁入“五星工廠”行列,強化行業領先的HSE核心競爭力,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的發展。 強化主體功能 結合化工事業部創新戰略和平臺資源,揚農集團將以建設國際一流的專業化研發平臺為目標,建好揚農研究院、農化研究院,與事業部中央研究院形成分工協同和優勢互補,促進創新要素快速、準確、靈活集聚,提升創新成果轉化效率,加快項目產業化進程。 一是利用3-5年時間,規劃建設面積2萬平方米以上、研發人員300人、中高級人才占比60%以上的揚農研究院,不斷增強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能力。 二是以上市公司為平臺,通過與農研公司、中化作物的資產重組、資源整合、團隊融合,構建“一院四中心”的創新平臺和管理體系,增強研產銷一體化優勢。 三是加強現有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CNAS認證分析檢測中心、OECD認證GLP實驗室等專業平臺的創新力度和深度。 四是積極推進開放式創新,與國內外技術先進的科研機構、產業上下游關鍵客戶建立戰略合作或產業聯盟關系,以我為主提高創新的高度和廣度。 例如,芳綸項目與中車時代合作研發新型芳綸蜂窩,鋰電材料與中科院合作開發回收技術,C2/C3/C6產業鏈與廈門大學合作開發高效催化劑技術,農化業務與跨國公司的研產銷供全面合作等,都將進一步提高公司創新研發能力和水平。 增強創新效能 揚農集團堅持企業創新從市場來、到現場去,不斷優化創新方式、豐富創新層次。 一是通過產學研有機結合,密切與國內高水平科研院所、國家重點學科院校的科研合作,深入持續地開展課題研究和成果轉移,補強企業原始創新能力,縮短研發創新過程,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形成自己的核心技術。 二是建立健全揚農集團研究院、農化研究院與子公司專業研發機構的創新分工與合作,形成核心技術、生產運營、市場營銷之間的有機銜接,增強研產銷一體化的創新能力。 三是加強項目聯合攻關,推行項目經理負責制,統一領導、統一計劃、統一目標、統一激勵,增強課題研究—工程設計—裝置建設—生產運行全流程的協同合力,形成揚農特色的創新價值鏈。 四是堅持圍繞生產現場的提質降耗、節能減排、本質安全、工藝技術改進,深入開展雙革四新、精益改善、QC活動等全員創新,注重點滴積累,讓創新無處不在、人人有責,增強創新自我驅動力。
暢通人才集聚 揚農集團堅持“公正、包容、前瞻、科學”的理念,圍繞新產業發展、新項目建設,加大成熟實用的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提升領軍人才與創新團隊的構建高度;厚實各類專業人才儲備,筑實產業人才高地;壯大以工匠技師領頭的現代產業工人隊伍,有針對性地加強新工藝、新裝備、新技能培訓,以滿足今后科技創新加速、數字化工廠建設的發展需要。 同時,堅持以價值貢獻為導向,以能力業績論英雄,持續改進、完善人才選拔培養機制,建好一支大局觀強、開創性強、執行力強、本領高強的關崗隊伍;重視對科技人才的培養鍛煉、提拔使用,形成關鍵崗位、技術序列晉升雙通道,讓有能力、有追求、有貢獻的優秀人才更上一層樓,讓科技人員在創新成果中獲得成就感,在事業發展中擁有自豪感,在家企情懷中增加幸福感。 總之,要圍繞產業鏈、創新鏈豐富完善人才鏈,發揮人才鏈與創新鏈、產業鏈的乘法效應,讓創新驅動的“引擎”始終保持充沛動力。 營造良好生態 揚農集團要深刻踐行“科學至上”核心價值理念,讓“尊重創造、激勵創新、寬容失敗、嚴謹求實”的創新文化,更加深入人心、融入行動、切入管理、注入機制,讓創新成為企業上下的思維方式、工作方法、行動方向,推動企業創新實踐走深走實。 一是建立合理的創新試錯、容錯機制,既要善于在失誤、失敗中找到為什么,也要清醒地在成功中找到不足之處,通過不斷的總結反思,促進創新者加快成長、能力提升。 二是大力解放思想,充分調動方方面面的積極性,通過創業型、創新型、創造性的分類激勵,形成多元化的激勵渠道,豐富多樣性的激勵資源,充分激發共同創業、全員創新、人人創造的活力。 三是加大“科學至上”獎勵的額度和力度,讓取得創新成果、作出創新貢獻的各類人才分享創造出的業績,形成有利于吸引高端人才、用好骨干人才、留住高潛人才、培養可造之才的創新生態鏈。 在這個屬于奮斗者的新時代,揚農人將在“科學至上”旗幟引領下,奮力奔跑在“打造具有國際一流水平,以科學技術為驅動力的創新型精細化工企業”的追夢征途上。 揚農集團堅持企業創新從市場來、到現場去,不斷優化創新方式、豐富創新層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