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室里的變遷文/張楊飛 中化藍天氟材料 |
1998年,懷揣夢想的我從偏遠農村來到杭州,進入中化藍天下屬浙化院的哈氟廠實習。還記得第一次跟著師傅走進工廠時看到的情景:控制室簡陋的操作臺邊擺著長條板凳,一排儀表柜上顯示著各種紅紅綠綠的參數。 我被分配在班組分餾崗位學習。那時,對生產安全的監控以人工操作為主,基本沒有自動化控制。壓力、液位等數據需要到現場實時觀察,調節溫度、調節蒸汽閥門、開關出放料閥門、取樣分析等也都是人工現場操作。我們的眼睛需要緊盯著相應代碼,記錄操作參數,每小時都要抄寫操作記錄,我就是在那時練就了“眼明手快”的本領。 2020年,中化藍天下沙基地完成“退城入園”,氟材料生產裝置集中控制中心建設完成,同步投入使用。現在,即使我每天都走進同一個控制室,也還是會覺得眼前一亮。控制室寬敞明亮,操作臺、座椅、電腦、鍵盤定置擺放、整齊劃一。操作臺前方有一整排監控顯示屏,園區內各重點裝置的工況都能夠做到時時監控。 不僅如此,所有參數再也不需要人工記錄了,直接錄入DCS電腦系統,歷史趨勢隨時可查。還有報警提醒、DCS連鎖、一鍵停車按鈕、SIS連鎖等功能保障安全生產。溫度調節、進出料控制等都設置了DCS連鎖控制,放料、取樣分析等生產操作基本實現自動化,與當初人工操作截然不同。 我在車間一線工作了20多年,從“杭州·哈氟廠”到“下沙·藍天環保”再到現在的“上虞·氟材料”,每每經歷生產裝置的擴產改造和生產基地搬遷,我和同事們都有諸多感慨。工廠發展是我們時代變遷的縮影,是國家崛起和復興的見證。這一路走來,總有一種情懷,讓人心潮澎湃;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砥礪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