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對標促化肥減量增效文/孫鷹翔 |
科技創新永無止境,我們將秉承“科學至上”理念,創新研發合作模式,將更多更好的產品奉獻給農民用戶,以我們的實際行動,踐行“科技創造美好農業”使命 孫鷹翔 “趙老師,現在去中國農科院拜訪還需要核酸檢測證明嗎?上半年咱們聯合研發的‘美麟美’銷售近4萬噸,農戶反映效果非常好,我想去跟您交流一下后續的研發思路。” 中化化肥有限公司(簡稱“中化化肥”)增效磷肥研產銷協同項目團隊與中國農科院新型肥料首席專家趙秉強教授類似這樣的通話,已經數不清有多少次。 即使是疫情最嚴重的時期,項目團隊也沒有間斷與趙教授的溝通聯系。正是這份堅定與誠心,打動了趙教授,他拿出看家本領,與中化化肥共同推進新型增效磷肥“美麟美”核心技術研發與產業轉化。雙方的合作為中化化肥產品升級,踐行國家化肥減量增效戰略奠定了強有力的基礎。 調研行業趨勢,對標先進企業 中國以占世界7%的耕地,養活占世界22%的人口,化肥的普遍應用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伴隨著化肥長期過量施用,其負面影響也日益凸顯。面對嚴峻的可持續發展問題,開發具備減肥增效功能的新型肥料需求日益迫切。 氮、磷、鉀是作物營養需求的三大關鍵元素。其中,磷養分來源于不可再生的磷礦資源。化肥中的磷養分極易與土壤中的金屬離子產生拮抗反應,導致大部分磷養分固化在土壤中,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這一現象在以堿性土壤為主的中國北方糧食作物主產區表現得尤為嚴重。 據統計,化肥中的磷養分只有約20%被作物吸收,剩余部分流失到土壤或水體環境中,造成環境污染以及不可再生磷礦資源的浪費。因此,以提升磷養分的利用效率為突破點,開發新型增效磷肥,具有廣闊的社會和商業價值。 2017年初,中化集團農業事業部總裁覃衡德帶領中化化肥吹響戰略轉型的號角。轉型的方向在哪里?作為中國化肥行業的國家隊,中化化肥的轉型必須結合國家建設現代化農業的大背景,踐行化肥減量增效國家戰略是義不容辭的使命。因此,我們確定以開發新型增效磷肥為突破口,實施化肥產品升級。 科研人員聯合開展磷增效技術開發 首先,我們明確產品研發和推廣的對標企業。西南地區擁有磷礦資源的貴州磷化、云天化是中國最大的磷肥企業。他們早在十年前就意識到開發新型增效磷肥的重要戰略意義,依托其雄厚的產業基礎,成為增效磷肥行業的龍頭企業。中化化肥既然明確了戰略轉型方向,就必須直面挑戰,與行業中的領先企業對標,在對標中尋求突破。 相比對標企業,磷礦資源和磷肥生產不是中化化肥的優勢。要想在新型磷肥領域實現突破,只能依靠研發新技術,讓我們的產品在田間地頭擁有更好、更穩定的施用效果,為農戶創造更多價值。我們通過市場調研,對競品優劣勢進行深入分析,聯合科研院所專家制定了公司新型增效磷肥的技術研發路線、產品定位和發展方向,力爭實現技術上破壁壘、肥效上有升級。 創新合作模式,明確突破方向 回首2017年初,當時中化化肥缺少相關技術積累。為實現技術突破,項目團隊經過考察,決定與常年從事磷養分高效利用研究的趙秉強教授團隊合作。 起初,趙秉強教授對于合作心存疑慮。長期以來,科研機構擁有基礎技術的積累,但缺乏產業轉化的高效途徑。能否真正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能否讓科研人員享受成果轉化的回報?為了打消這些疑慮,中化化肥研產銷協同項目組與趙秉強教授團隊推心置腹地交流溝通,共同制定涵蓋項目合作、人才培養、平臺共享、效益反哺等機制的開放式科研合作新模式。在前期對標基礎上,雙方共同鎖定“活磷促根”作為研發關鍵,明確突破方向。 聯合技術攻關,推進產品轉化 寧高寧董事長說過,標桿管理不僅是一種評價方法,它的核心是工作管理方法,是行動方法。經過一年多與趙秉強教授團隊的聯合攻關,我們終于取得技術突破,在磷養分活化、根系促生等方面效果顯著。 在此基礎上,雙方聯合科研團隊轉戰產業化,解決增效因子在磷肥生產過程中的均勻穩定添加等十余項生產工藝技術問題。2018年11月,中化新型增效磷肥產品“美麟美”實現產業化。 有了好的產品,研產銷協同項目組轉戰市場推廣。針對主要目標市場,建設了30余個田間試驗示范點,召開現場觀摩會180余場。對照農戶傳統用肥,對照同類競品,中化“美麟美”能夠以更少的化肥用量,獲得更高的作物產量,幫助農戶實現增收。 通過“做給農民看”,讓農民用戶真實體驗到新技術、新產品帶來的效果,中化“美麟美”產品迅速得到廣大農戶認可。上市兩年來,累計推廣應用面積超過200萬畝,幫助農戶實現增收1.2億元,減少化肥用量1.5萬噸,折合節約磷礦約3萬噸。在為用戶創造價值的基礎上,公司也獲得了良好的商業價值回報。對比同期常規化肥產品經營,中化“美麟美”產品增利超過2000萬元。 持續產品升級,實現減肥增效 運用對標理念和方法,我們找準產品開發的方向,取得初步成功。同時,我們看到,其他化肥企業也已經意識到產品研發的重要性,紛紛布局新型肥料的產品開發。 中國作為化肥第一生產和消費大國,提升養分利用效率的空間仍然很大。我們不能停留在當前的水平上,必須不斷提升技術內涵,確保產品在田間地頭的效果領先,保障中化新型肥料產品的競爭力。 為此,中化化肥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投資1.2億元建設臨沂研發中心,成為“國家化肥減量增效科技創新聯盟”產學研合作基地,并在研發中心專門設置“中國農科院趙秉強教授團隊實驗室”,搭建起科研院所基礎技術研發與產業轉化的橋梁。 基于新的聯合研發平臺,2019年雙方共同研發新一代增效磷肥產品。2020年,我們聯合研發的二代“美麟美”等新產品已經上市,從而進一步提升中化化肥產品的競爭力,創造更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科技創新永無止境。我們將秉承“科學至上”理念,創新研發合作模式,將更多更好的產品奉獻給農民用戶,以實際行動踐行“科技創造美好農業”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