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令而動 共克時艱文/本刊記者 蘇靜 特約記者 李萌(中國化工) |
——兩化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紀實 無論是上下同心的防控部署、心系大局的一線馳援,還是穩中創新的復工復產,所有的戰斗力都是一個個兩化人用堅守和擔當鑄就的 從凜冬到初春,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一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在華夏大地打響。山川磅礴任風雨,砥礪同袍抗疫情,在全國人民同仇敵愾的關鍵時刻,兩化人聞令而動、盡銳出戰,第一時間啟動響應,第一時間馳援前線,守望相助的情懷在激蕩,共克時艱的戰歌在回響。
部署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迅速作出部署,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多次召開會議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中央指導組深入防控一線開展工作,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證。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黨中央統一領導下,兩化因地制宜、精心謀劃、統籌推進,快速形成公司上下全面動員、全面部署、全面加強疫情防控工作的局面。 中化集團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統一部署、國資委協調調度具體安排,成立集團疫情防控工作小組,一個多月的時間里先后召開9次會議,提出高度重視、積極部署,全面排查、規范管理,配備物資、加強預防,了解動態、做好提醒,信息報告、防范宣傳,關注細節、降低風險,關注健康、關注安全,落實要求、做好安排等十項部署計劃,通過組織化運作、一體化推進,快速在全集團的上層基層、境內境外、網上網下實現了增認識、擔責任、抓落實的全鏈條統一行動。 提高敏銳性。中化集團堅持從講政治的高度,保持高度警惕不放松,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國資委決策部署,堅決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嚴格執行國務院各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關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規定,落實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分區分級的疫情防控策略和復工復產要求,以實際行動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壓實責任制。中化集團各單位特別是駐湖北企業及所屬單位按照地方政府統一部署安排,企業主要負責人親自掛帥,健全防疫組織機構,落實領導責任,加強人員管控,做好生產經營和工作場所的通風、消毒等防控工作;同時抓實個人責任區防控措施,落實好個人信息填報、空間隔離和個人防護,切實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 兩化工作人員在車輛出發前合影 暢通聯絡線。中化集團建立健全疫情期間溝通聯系機制,實行24小時應急值班值守,各級單位嚴格執行每日“零報告”制度,每天下午17時上報當天疫情防控情況,遇重要情況及時報告,做好疫情監測、排查、預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集團各單位高度關注疫情發展,加強與地方政府、集團總部的溝通聯系,及時向所屬單位及員工通報。 防范黑天鵝。做好本企業職工、一線工作人員的科學防護工作,保持職工隊伍穩定。控制現場辦公人員數量,做好現場辦公和遠程辦公計劃安排,最大限度降低人員聚集風險。做好安全生產工作,尤其是危險化學品的安全管理,越是疫情防控的關鍵階段,越是要提高警惕、嚴格管理,避免出現安全生產事故。 內外“一盤棋”。海內外中化人守望相助、共同抗疫,在國內疫情防控關鍵階段,海外中化人緊急行動起來,為國內籌備、捐贈防疫物資,為馳援武漢發起捐款;當前,國內疫情防控局勢向好,境外疫情卻在迅速蔓延擴散,海外中化人響應集團部署,積極按照當地政府和總部的要求落實防疫措施,借鑒國內防疫經驗,做好員工個人防護。 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化工快速反應,成立應急指揮中心和應急辦公室,按照“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啟動應急預案響應程序,組織指揮疫情應對工作;加強輿情跟蹤,匯總輿情情況,做好應急信息發布;啟動應急響應后勤保障程序。 提高政治站位。中國化工堅決服從國家疫情防控工作整體部署、擔負起中央企業的責任使命。全力保障防疫消毒物資供應,保證人民生活和社會生產正常進行;積極配合當地政府的統一部署要求,全力阻擊疫情在社會擴散傳播。 全面加強防控。中國化工把人民群眾與員工的健康和安全放在首位,把疫情防控及防疫消毒物資供應作為當前工作重中之重。主要負責人親自掛帥,親自過問,親自部署,全面掌控;充分發揮聯防聯控機制,堅持疫情防控日報制度,有效確保員工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妥善周密部署。中國化工下屬各企業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和當地政府管理要求,指導員工做好返程錯峰和疫情防控,妥善處理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關系,切實做好返程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 北京藍星向湖北黃岡捐贈消毒液 發揮上下合力。中國化工下屬各企業充分發揮集團公司整體優勢,群策群力、廣開門路,加強防控物資的組織協調,著力解決防控物資短缺突出難題。
馳援 越是困難時刻,越能見證守望相助的真情;越是緊要關頭,越要凝聚同舟共濟的力量。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兩化充分調動各領域優勢資源,協助做好疫情防控的人員保障、資金支持、技術支撐、醫療物資捐助等工作,在這次大戰大考中以實際行動展現了中央企業的責任和擔當。 心系疫區馳援決戰第一線。“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湖北和武漢疫情防控是重中之重,打好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事關全局。疫情發生后,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同湖北和武漢人民站在一起,力量向湖北、向武漢集結,資源向湖北、向武漢匯集,凝聚起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強大力量。 兩化在這場戰斗中沒有缺席。為了加強患者救治,武漢市政府決定建設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數千名工人、數百臺設備在17天里兩線作戰,為武漢新增2600個床位,創造了舉世矚目的“中國速度”。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中,也有中化人的身影。 1月26日下午,在接到當地相關部門關于建設雷神山醫院需200間宿舍、800個床位的需求后,金茂武漢立即響應,緊急召集項目總包單位協商保障計劃和應急措施。短短兩個小時內,金茂武漢公司即完成了220間宿舍、880個床位的行李清理和宿舍騰退,并于次日完成了所有宿舍以及衛生間、浴室的消毒和移交。 1月28日起,歷時三天,中化石油銷售無償送油10000升到火神山醫院建設工地,助力中國速度。 1月29日,中化集團決定通過國務院國資委專用賬戶,向湖北疫情防控一線捐款3000萬元,用于疫情防控,積極履行央企社會責任,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2月1日,中化國際向全體本部員工發出自愿捐款倡議,籌集善款為武漢疫情救治定點醫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ICU病房醫護人員提供健康豐富的愛心餐。倡議發出后,短短3天時間籌到535位員工的善款237875元。中化國際利用這筆善款,每天購買500份48元標準的愛心晚餐和蔬菜水果籃,供給前線醫護人員。 2月25日,中組部下發關于組織黨員自愿捐款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按照國資委黨委的統一部署,中化集團黨組迅速作出安排部署,在全系統發出黨員自愿捐款倡議。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寧高寧,黨組副書記、董事、總經理楊華及其他黨組成員帶頭捐款,廣大黨員積極響應、慷慨解囊,先后有4892名黨員自愿捐款84.02萬元。在此之前,集團上下已有8345名黨員自發自愿捐款346.35萬元,支援疫區、馳援武漢。截至3月9日,中化集團全系統累計自愿捐款黨員達13237人次,累計捐款金額430.37萬元,部分黨員多次自愿捐款。 中化集團下屬各單位也紛紛捐款支持疫情防控工作,中國外貿信托黨委為疫區捐款50萬元,參股企業諾安基金捐款200萬元支援湖北疫區,魯西化工向山東省紅十字會、聊城市慈善總會捐款600萬,安徽荃銀高科向安徽抗疫一線捐款100萬元……下屬五大事業部黨委在1月底分別發出捐款倡議,號召全體干部職工為疫情防控工作奉獻愛心,先后有40915名干部職工自愿捐款887.84萬元。 1月29日,中國化工通過國務院國資委專用賬戶向湖北省捐款人民幣2000萬元,用于抗擊湖北省特別是武漢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2月27日,中國化工積極響應黨中央對廣大黨員的號召,及時組織在京各單位約1500余名黨員進行自愿捐款,支持疫情防控工作,中國化工黨委書記、董事長寧高寧及其他領導班子成員帶頭捐款。截至3月1日,中國化工共收到在京單位1500多名黨員捐款65萬元。 中國化工旗下華星石化、埃肯星火有機硅、正和石化、風神輪胎、昌邑石化、益陽橡機、錦西院、廣州院、昊華宇航、裕興化工、德州實華等數十家企業也紛紛以企業名義和職工個人捐獻形式向湖北疫區捐款達數百萬元。 1月29日,風神輪胎在自身防護口罩極度緊缺的情況下,馳援駐鄂戰略合作伙伴——東風商用車公司10萬只口罩。 2月1日,中藍晨光院成都一醫療科技客戶發來急函,急需150公斤用于醫療設備的單組份有機硅密封膠GD-442,用于生產武漢火神山醫院所需的“醫用空氣凈化消毒類設備”。盡管對方不能按正常流程下單和結算貨款,中藍晨光院有機硅事業部值班領導特事特辦,立即組織人員落實產品的庫存情況,當天即將僅有的70公斤庫存貨物運到了客戶的手里。為了確保持續供貨,中藍晨光院有機硅事業部立即組織人員復產保供。 加班加點共筑醫護防御線。防護物資是幫助白衣天使戰勝病魔的重要保障,針對一段時間以來防護物資緊缺的情況,兩化通過多種渠道,努力提供支援。 2月28日傍晚,218箱總共6萬只口罩送達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此前,中化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中國化工黨委書記、董事長寧高寧了解到湖北一線醫護人員防護物資供應不足的情況,指示中化集團和中國化工籌措防疫物資送往前方醫院。中化集團和中國化工立即成立防疫物資采購聯合工作組,協同互動,充分發揮兩家公司的海外資源優勢,通過各種渠道在全球范圍內籌措物資,先后從墨西哥、印尼等地緊急采購防疫物資,總共采購到防疫口罩6萬只捐贈給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用于其附屬協和醫院、同濟醫院、武漢中心醫院等醫院抗擊疫情一線醫務人員的防護工作。 為緩解國內口罩生產核心上游原料熔噴料極度短缺的情況,中化集團下屬石化銷售企業積極發揮石化產品海外供應鏈優勢,與利安德巴賽爾、LG、沙比克等國際知名石化企業緊密接洽,跟蹤企業排產,累計為國內下游熔噴布生產企業采購熔噴料112.5噸,可生產一次性醫療口罩約9000萬只。 中化集團各級黨組織還先后向湖北武漢等地醫院捐贈4臺專用醫療設備、289噸次氯酸鈉、各類口罩113790個、各類防護服20616套、醫用手套39000副、護目鏡760個及體溫檢測儀、面罩、酒精、消毒液等各類急需醫療及防疫物資。 揚農集團全力組織生產次氯酸鈉和雙氧水等急需防疫物資,確保消毒劑有效供應。瑞祥公司氯堿車間24小時滿負荷生產次氯酸鈉,增開鹽酸工段的次氯酸鈉工序,將次氯酸鈉日產量提高到200噸,并保持涉水次氯酸鈉裝置滿負荷運行,每日供應12%涉水次氯酸鈉產品165噸,保障揚州市及江蘇省鹽城、鎮江等5個地級市的自來水消毒用涉水次氯酸鈉供給。1月30日起,揚農集團還向揚州市衛生防疫等部門分批捐贈次氯酸鈉和雙氧水,可滿足環境消毒使用量10000噸的需求。 中化商務充分發揮采購平臺優勢,各地分公司齊出力,廣泛發掘屬地資源,爭取緊缺物資。其中天津分公司僅用3天時間集中購置了8384升消毒液,發往全國各省的120余家集團兄弟單位,其中優先保障發往湖北所在單位共1300升。 農村防疫是短板,為加強對核心疫區的疫情防控支持,中化農業聯合揚農集團以及戰略合作農機企業共同啟動“保耕奪冠”鄉村聯合防疫消殺公益項目,通過“捐贈消毒液+組織農機噴藥+提供作業維保支持”的方式加入農村防疫“大會戰”,為疫情重災區湖北省的6個縣及其他地區的鄉村公共區域開展集中消毒殺菌工作。中化農業全國MAP技術服務中心也按照各地防疫工作安排,積極協調各方資源,組織MAP鄉村服務站、農機合作社,投身地方防疫工作,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中國化工全體干部職工憂心武漢、情系湖北,緊急組織旗下有次氯酸鈉和雙氧水生產能力的企業,加班加點生產,響應醫院、公共場所和社區對大量消毒劑(液)的需求。 除夕當晚,沈陽化工氯堿分廠員工戴上口罩,堅守工作崗位,全力保防疫、保消殺產品生產,同時確保裝置在春節期間滿產運行,每日次氯酸鈉產量在200噸以上。經過不斷攻關技改,產量峰值達到300噸/天,有效保障了防疫物資供應。 昊華宇航連夜安排生產崗位配制次氯酸鈉,為沁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地方政府提供配制消毒水的化工原料,緩解了當地醫院、公共場所與社區供應不足的情況。 正值年度停車檢修的埃肯星火有機硅緊急恢復氯堿分廠生產,氯車間休假員工戴上口罩迅速集結返崗,投入次氯酸鈉產品的緊急制備生產中。 埃肯星火有機硅罐裝消毒液 安道麥安排荊州基地氯堿廠加班配制次氯酸鈉,并主動與荊州市衛健委聯系,為荊州市中心醫院、荊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等十家醫院提供消毒液,緩解當地醫院、公共場所和社區對消毒劑的需求。 截至目前,中國化工旗下沈陽化工、星火有機硅、昊華宇航、黑龍江昊華、山納公司、安道麥荊州基地、安道麥安邦、德州實華、星火航天、昊華駿化10家涉及生產次氯酸鈉、雙氧水等消殺產品的企業,累計向社會捐贈消殺水87萬余升。 此外,北化機、藍星機械兩家企業發揮各自技術優勢,組建研制攻關小組,共同研發智能自助消毒水機。該設備通過電解鹽水的方式生產以次氯酸鈉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具有原料簡單易得、一鍵式操作便捷、消殺液安全無副作用、無需稀釋等優勢。藍星智能清毒水機新產品研制成功后,家庭或個人可自助生產消毒水,能極大緩解目前消毒劑的供給缺口,有助于滿足疫情防控需求。 中國化工旗下沈陽院、曙光院、中昊晨光利用在特種橡膠制品和含氟新材料方面的技術優勢,快速轉產,以最快的速度研制出新型隔離服和防護口罩材料。 多措并舉守衛民生生命線。人民群眾的生活物資保障、生產活動維護直接影響防控大局,更關系到社會穩定。疫情期間,中化石油1400多座加油站、13000多職工全天候奮戰一線,確保“油不斷供、店不打烊、物不漲價”,并優化資源配置,緊急調配米、食用油、食品等放心物資備至湖北各加油站便利店,盡全力保障湖北市場供應,為城市的正常運轉和應急救援提供充足的能量。湖南湖北兩省的中化石油加油站全力支援抗疫公務用車,為運送防疫物資和施工的車輛開辟綠色加油通道,部分油站免費為顧客提供口罩、預防性湯藥和消毒劑等防疫產品。 在抗擊疫情的主戰場——武漢,金茂物業員工停下了歸鄉的腳步,在小區里進行消毒、檢查,全力為業主們提供安全的社區環境。在這個特殊時期,他們積極保障項目正常運轉。春節期間,除已在外地無法返漢的同事,武漢東湖金茂府物管中心值班人員無一人請假、缺勤,所有人員提前到崗,無一人遲到、早退。 秉持與租戶共克時艱的理念,金茂商業對全國各商業項目(覽秀城、金茂匯、J?LIFE等)所有店鋪春節期間的租金進行減免支持。具體舉措為:免除2020年1月24日(大年三十)至2020年2月9日(正月十六)期間,共計17天的全部租金。 武漢光谷是我國最大的光纖光纜生產基地。疫情期間,為保障通信企業生產的供氣需求,即便位處疫情中心的武漢,中國化工旗下西南院武漢分公司依然沒停下生產的腳步,公司生產線從春節至今一直處于運行狀態,為保障武漢通信暢通,持續24小時不間斷供氣。
復工 莫道浮云終蔽日,嚴冬過盡綻春蕾。疫情防控任務艱巨繁重,人員流動和聚集增加帶來的疫情傳播風險不斷加大,但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同樣迫在眉睫。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在加強防控的前提下,采取差異化策略,適時啟動分區分級、分類分時、有條件的復工復產。兩化提前謀劃、統籌兼顧、精準有序、扎實推動復工復產,實現人財物有序流動、產供銷有力銜接、上下游有效貫通,產業鏈有機協同,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中化集團打出復工復產組合拳,保運轉、保供應、保生產、保經營、保服務。 中化泉州乙烯項目部施工人員包機回泉州復工 保運轉,人不在事照辦。在不影響日常業務運作的情況下,中化集團及各事業部采取“現場辦公+遠程辦公”模式,最大限度減少辦公場所人員數量;推行彈性工作制和輪崗制,堅持“人不在職責在、人不在事照辦”,確保各部門各企業正常運轉;采取多種措施,落實復工階段的疫情防控、安全生產措施,確保員工安全和企業的正常化經營;人員采取錯峰取餐、工位就餐等非集中式用餐方式;及時為現場工作員工發放防疫物資,保障員工健康安全;對所有會議、培訓活動、辦公樓門禁嚴格把關等。 保供應,農資物資不斷供。中化泉州石化根據市場供需情況和效益優化原則,對加工負荷進行調降優化,春節期間生產正常開展的同時,確保廠內疫情可防可控、各裝置安全平穩運行。 為應對疫情嚴重地區可能出現的農資短缺問題,中化集團部署下屬化肥、農藥、制種工廠在春節期間加班加點,開足馬力保障生產,同時積極對接上游供應商,及時采購貨源,全力保供應;通過MAP服務中心貼近農戶服務一線,利用自建“肥易通”電商平臺,打通生產供應和市場需求兩端,解決農資配送“最后一公里”問題,實現農資點對點配送;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精準服務方式,組織農民技術培訓、優質農資訂貨會等,指導農民恢復生產。 春耕期間,預計中化集團化肥供應量總計可達650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10%。截至目前,中化農業在全國主要農業省份準備了化肥500萬噸、玉米種子2000萬公斤、水稻種子3000萬公斤、農藥2萬多噸,以滿足春耕需求。 保經營,創新商業模式。中化石油加油站目前在湖北、湖南、天津、遼寧、黑龍江、吉林等14個地區已經推廣“一鍵加油”服務。會員顧客可以通過所在地區的中化石油銷售所屬企業微信服務號,選擇“一鍵加油”服務,系統將自動定位所在油站,待加油完成后,選擇油槍號、輸入加油金額,核對訂單即可跳轉至微信支付頁面,一鍵支付油款,無需卡片、無需下車,輕松付款無接觸。同時,部分加油站推出“一鍵菜籃子”業務,上線新鮮蔬菜水果,并提供送貨到后備箱的服務。 中化能源科技在疫情期間免費開放“車輛預約排隊系統”,可實現廠區園區自主設定預約裝卸貨的時間段、廣大司機可遠程查詢排隊時間,從而避免車輛聚集的情況,盡可能減少人員接觸;還推出“疫區車輛查詢”功能,方便用戶查詢危化品車輛30天內是否去過疫區。 中國金茂為了方便客戶了解項目信息,全面上線“線上體驗中心”——金茂粉,客戶可通過小程序在線查看中國金茂40余城市200余項目,進一步推動金茂智慧化營銷進程。 保服務,在線客服不打烊。外貿信托證券信托估值業務依靠自主研發的自動化估值系統,遠程操控即可實現系統自行運作,并做到估值及時準確。財富管理中心憑借全方位線上應用場景,實現“服務不打烊、發行不斷檔、市場不缺位”,為出行不便的廣大投資者提供財富管理、資產配置、防疫宣傳等服務,讓客戶足不出戶也能享受優質服務。 中化農業近千名基層農藝師團隊疫情期間利用各種線上直播、小視頻等新媒體新渠道,豐富對農民的交流溝通和服務方式。組織農民技術培訓、優質農資訂貨會等800余場次,農民受眾超過百萬人次,受到農戶廣泛好評。 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中國化工系統內各企業轉產擴產保防控,復工復產穩經濟,科學制定復工方案,有序恢復生產經營。 積極復工。自2月份開始,中國化工每日統計所有國內企業及海外企業在華工廠的產能利用率情況、復工進展、庫存情況及目前市場狀況,并根據不同地區企業面臨的不同困難,“一企一策”展開復工跟蹤交流、指導協調,將復工抓緊抓細抓實,堅決打贏經濟保衛戰。 中國化工應急指揮中心要求各企業建立應急響應機制,制定復工復產方案,細化落實到部門和班組。各企業為在崗員工備齊防護和消毒用品,并在嚴格落實各項疫情防護措施的前提下,調整生產計劃,靈活采購與配送,與客戶積極溝通,調整交貨時間,確保生產正常運行和客戶及時交付。克勞斯瑪菲(中國)、先正達等企業還提供24小時的線上技術支持服務,第一時間幫助客戶解決設備的疑難雜癥。 自新冠肺炎疫情出現以來,財務公司緊急劃撥2億元免息信貸資金額度,專項支持17家成員企業的防疫物資生產。 中國化工統保辦發揮統保優勢,為在抗擊疫情期間有捐贈行為、抗疫物資生產以及湖北地區的企業,推出新冠肺炎疫情保障保險方案,并安排免費投保,保額每人20萬元,為企業復工復產解決后顧之憂。 創新攻堅。中國化工以數字化營銷構筑發展新格局,各企業積極開展數字化營銷,依托電商平臺,借助前期積累的數字化競爭優勢,搶占市場,力爭將危機轉化成機遇。 裝備公司采取遠程控制的方式進行現場指導安裝調試和設備問題故障處理。埃肯推出知識分享等特色服務,“云解答”客戶提出的技術咨詢,埃肯鑄造技術服務團隊還運用行業領先的VR穿戴設備,通過VR眼鏡的直播攝像頭和3D會議模式,遠程指導鑄造廠的現場生產。 見“屏”如面,“云”上簽約。在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經營的大背景下,中國化工多家企業改變營銷模式,變“線下約”為“網上見”,通過網絡“云簽約”,深挖銷售渠道,推動項目建設,取得喜人成果。 埃肯星火有機硅數字化營銷銷售額逾4億元。埃肯星火有機硅在危機中不斷尋求轉變突破。公司探索市場需求增長機遇,利用數字化營銷平臺有效開發客戶,1-2月份云簽約訂單1079份,訂單銷售額超4億元。 沈陽化工“線連線”“屏對屏”助力銷售額超2億元。沈陽化工銷售條線全員上崗,在線解答咨詢,高效專業反饋,通過網絡、郵件、視頻連線等形式開展在線“云簽約”,實現公司總體復工復產、裝置產能應用率100%的目標。截至目前,公司已實現“云簽約”86份合同,1-2月份主導產品PVC糊樹脂銷售額達2.43億元。 中藍晨光院線上簽單實現開門紅。中藍晨光院通過線上溝通交流和商務談判,連續實現“云簽約”,先后簽訂546萬元工程設計合同和300萬元技術轉讓合同,實現業務開門紅。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兩化深深扎根于歷經磨難、百折不撓的偉大祖國,困難和挑戰越大,凝聚力和戰斗力就越強。無論是上下同心的防控部署、心系大局的一線馳援,還是穩中創新的復工復產,所有的戰斗力都是一個個兩化人用堅守和擔當鑄就的。正因為有了每個員工的主動履職、勇于擔當、扎實工作、堅決落實,才能發揮出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組織優勢,才能凝聚起同心同德、眾志成城的強大合力,才能體現出科學至上、創新創造的積極價值。 我們相信,戰勝新冠肺炎疫情后的中國必將更加團結,經歷大考驗的中國政府必將更獲尊重,共同翻越重重艱難的兩化必將更上一個臺階。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堅定信心、砥礪前行的兩化人,一定能徹底戰勝疫情,奪取兩化事業創新發展的新勝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