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dj,黑人又粗又大xxxxoo,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96,大肉大捧一进一出阿宾少年小说

  首頁 > 新聞中心 > 新聞專題 > 節能減排 科學發展 > 媒體報道  
 
 

中化涪陵公司打造“綠色化工”

時間:2008-04-17

2008.4.17 光明日報

本報記者何平  

  一提起化工企業,很容易讓人想到漫天粉塵和刺鼻氣味。但記者日前在中化重慶涪陵化工有限公司(簡稱中化涪陵公司)看到,廠區里樹木蔥郁,片片綠油油草坪讓人愉悅,并無任何異味。

  “早在2002年,生產線上的最后一套燃煤鍋爐就下崗了,取而代之的是余熱發電鍋爐,”公司總經理王川對此十分自豪,他指著廠區內矗立的大小煙囪告訴記者:“冒出來的白煙,主要是水蒸氣。”

  讓王川更為自豪的是,“十五”以來,中化涪陵公司在經營指標連創新高的同時,企業能耗和排放指標持續降低:累計實現節能160.5萬噸標煤,節水2.6億噸,廢氣和廢水排放分別下降77.6%和95.7%,廢渣綜合利用率由8%提高到30%。

  耗水大戶變節水先鋒

  耗水量大是化工企業的特點。“以前,公司每生產一噸硫酸要耗水120噸,而到了2007年只需要2.81噸。”中化涪陵公司總工程師盛勇說:“過去從長江里打上來一噸水,生產線上走一圈只能利用30%,剩下的七八百公斤水又流回了長江,產生了巨大的浪費。”

  作為誕生于上世紀60年代的地方“五小”企業,中化涪陵的前身——涪陵化工公司在很長時間內都沒走出高耗水的困境。由于廠區緊靠長江岸邊,企業產生的廢水在過去幾乎全部直排長江,“以前有7個工業排污口,大量紅色的污水從30厘米粗的排污口傾瀉而下,流入長江50米遠才逐漸消失。”

  地處三峽庫區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上水利用率的低下,使中化涪陵對“節水”二字有著更為深刻的理解。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中化涪陵便引進先進工藝,對制酸設備進行了3次大的技術改造,企業高耗水的狀況由此得到一定改變。

  在污水處理方面,國內多數企業采取的做法是將全廠污水集中到末端統一處理,“但各種污水的成分不同,統一處理會增加難度,費用相對較高,且處理后的水無法循環使用,”盛勇說:“我們意識到了這一弊端,相繼制定了源頭抓起、分級利用、循環復用等符合中化涪陵現狀的處理方法。”

  盛勇介紹說,以“分級使用、多次使用”為理念的廢水多級循環復用工藝的應用,使企業的耗水量及污水排放量降到了最低。2006年,中化涪陵按照該工藝要求,采用稀氨水逐級提濃和串級冷卻循環復用技術,實施合成氨污水及循環水綜合治理工程,盡可能減少新鮮水的使用量,當年便減少廢水排放380萬噸。

  隨后,廢水多級循環復用工藝被中化涪陵推廣到了生產的每一個角落,實現了廢水最多循環使用4次的奇跡。如今,中化涪陵生產每噸硫酸的耗水量由原來的120噸降至2.81噸,工業水循環利用率達到95.7%。

  發展循環經濟變廢為寶

  在許多企業不愿意在節能環保方面多投入,認為是花冤枉錢的時候,中化涪陵從2004年起就投入巨資用于各項技術改造、工藝升級和設備引進,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至今已投入8000多萬元。

  磷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磷石膏廢渣,是令所有磷復肥企業都頭疼的問題。2006年,中化涪陵公司啟動“磷石膏綜合利用一期工程”,投資3000萬元建成年產20萬噸水泥緩凝劑生產裝置和年產10萬噸石膏粉生產裝置,每年可綜合利用磷石膏40萬噸。

  “一噸石膏粉能賣到200元,以往被視為‘廢渣’的磷石膏,給公司帶來了上千萬元的收益”,盛勇說:“二期工程建成投產后,每年可以綜合利用120萬噸磷石膏。”

  化肥企業在硫酸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水蒸氣,帶來巨大的熱能。“以前用水直接冷卻900攝氏度的水蒸氣,白白浪費了熱能不說,還消耗了大量的水資源。”

  在興建硫酸生產裝置時,中化涪陵公司就考慮到了余熱的綜合利用,把這些熱能一方面用來發電,另一方面用來生產。盛勇領著記者來到了發電裝置中心控制室:“2006年,我們用這套余熱發電鍋爐替代了原有的燃煤鍋爐,可以綜合利用70%的余熱。”

  2007年,這套熱電聯產裝置便發電6000萬度,為企業節約了1800萬元;同時,還為磷復肥裝置提供了約150萬噸低壓飽和蒸汽,相當于節約了13.75萬噸標煤。“公司還準備再上兩套低位熱回收裝置,把攝氏80度至攝氏170度的水蒸氣產生的余熱再利用起來,熱能利用率有望達到93%,發電量將達到2.4億度,基本可以滿足現有裝置的生產需求。”盛勇說。

  精細化管理打造綠色化工

  為落實節能減排保障措施,中化涪陵專門成立了以總經理為組長的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節能減排工作的規劃和實施,并以經濟責任制形式,實行精細化管理,科學制定原料、電、水等消耗定額和排放指標,把職工的工資收入與各項消耗、污染排放指標掛鉤,把節能減排工作落實到每一個崗位。

  中化涪陵還以經濟責任制為核心,對生產全程實行精細化管理,在科學制定各產品消耗定額和排放指標的基礎上,通過全面推行“噸產品生產成本費用包干”制度,把職工的工資收入與各項消耗、污染物排放和成本費用指標掛鉤。細致入微的管理,提高了全員的節能意識,從而為打造“綠色化工”夯實基礎。

  中國中化集團公司總裁劉德樹表示:“節能減排直接關系到我國經濟平穩快速可持續發展,中央企業要從發揮國有經濟控制力、影響力和帶動力的高度,切實承擔起肩負的責任。同時,節能減排也是中央企業提高競爭力、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必然要求。中化集團下屬生產型企業有很多,我們將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精神,進一步加大投入,依靠管理和技術創新,提高資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保護生態環境,在實現企業持續發展的同時,造福國家和社會。”

相關新聞

 

 
Produced By CMS 網站群內容管理系統 publishdate:2024-10-24 13:16:15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边县| 正宁县| 曲松县| 醴陵市| 偃师市| 天全县| 阿坝| 安远县| 乌恰县| 博野县| 武鸣县| 梓潼县| 遵义县| 巴塘县| 南江县| 谢通门县| 尼勒克县| 精河县| 综艺| 巴楚县| 溆浦县| 安吉县| 肥西县| 曲阳县| 富顺县| 盖州市| 米泉市| 丰城市| 双辽市| 大渡口区| 彭泽县| 涟水县| 稷山县| 平阳县| 平利县| 察雅县| 两当县| 和平县| 大宁县| 贺州市|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