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集團公司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各單位積極積極響應號召推進節能減排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地處長江流域三峽庫區腹地的中化化肥下屬企業——中化重慶涪陵化工有限公司(簡稱“中化涪陵”),通過加強節能減排,積極推進資源綜合利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走出了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的“雙贏”。
在處理污水方面,中化涪陵對工業廢水實施“源頭抓起、過程控制、分級利用和循環復用”等舉措,實現了工業污水“零排放”。同時,積極推進清潔生產,減少廢水排放;實行用水指標管理,嚴格控制生產用水;采取措施加強生產廢水回收利用。通過對水資源按照新水——設備冷卻水——工藝冷卻水——清潔工藝用水——次清潔工藝用水——可用廢水的工藝水的流程使用,大大提高了水的利用率。過去,中化涪陵從長江抽1噸水,生產線上“走”一圈只用掉200多公斤,其余的水作為工業廢水直排長江;而今,1噸水在生產過程中經過技術處理反復利用,中化涪陵從每年循環使用的廢水中可回收價值500多萬元的磷硫資源。上世紀80年代以前,每生產一噸硫酸要耗水120噸,現在只需2.8噸。去年,中化涪陵內部工業廢水重復利用率達到95.7%。
為切實將節能減排落到實處,中化涪陵還積極推進資源綜合利用,加快推動企業從傳統的“資源——產品——廢棄物——污染物排放”單向流動為基本特征的線性發展模式,逐漸向“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產品”為特征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轉變,將環境保護、資源節約和企業生產緊密結合,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
為解決磷銨生產過程產生磷石膏廢渣這個“老大難”問題,中化涪陵2006年啟動了磷石膏綜合利用工程,投資3000萬元建成了年產20萬噸的水泥緩凝劑生產裝置和年產10萬噸的石膏粉生產裝置,每年可綜合利用磷石膏40萬噸。其后,中化涪陵還將上馬磷石膏綜合利用工程二期,每年可以消耗磷石膏120萬噸,節約天然石膏資源100萬噸。
此外,為回收硫酸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大量熱能,中化涪陵在興建硫酸生產裝置時充分考慮了余熱綜合利用問題。2007年,中化涪陵利用余熱發電6001萬度,節約支出1800萬元。除發電外,余熱還直接供應中化涪陵磷銨廠、復合肥廠生產裝置的供熱,能耗大幅下降。上世紀90年代初,中化涪陵生產1噸磷酸一銨耗能300公斤標煤,2007年則下降到了33.2公斤標煤;萬元產值綜合能耗也由2004年的1089公斤標煤降到了2007年的532公斤標煤。
?。玻埃埃茨暌詠恚谢⒘晗群笸度耄福埃埃岸嗳f元用于各項技術改造、工藝升級和設備引進,各類資源、能源得到了有效利用。2007年,中化涪陵生產各類化肥150萬噸、硫酸130萬噸,產值、銷售收入雙雙首次突破20億元,實現利稅1.39億元,為歷史最高水平。中化涪陵自“十五”以來,萬元GDP綜合能耗和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分別下降81.69%和57.64%,累計實現節能160.5萬噸標煤,節水26080萬噸,進入全國化肥企業節能減排先進行列。
中化涪陵下一步將力爭萬元產值綜合能耗降低20%、萬元產值污染物排放總量在達標的基礎上再降10%、水的循環利用率和磷石膏綜合利用率達到100%,為集團公司整體節能減排工作作出貢獻。
中化涪陵的節能減排經驗受到國家有關方面重視,被中宣部、國資委列入“高舉旗幟 科學發展”專題宣傳計劃。4月9日,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經濟日報等13家中央、行業及地方新聞媒體記者趕到重慶進行了聯合采訪。4月16日開始,各媒體陸續刊(播)發了對中化涪陵節能減排經驗和成果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