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里的鏗鏘玫瑰——記浙江化工研究院生測安評中心主任陳杰 |
時間:2011-05-02 來源: 視力保護色: |
陳杰至今還清晰記得2005年4月12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視察國家南方農藥創制中心浙江基地時對她說的話。在問及除草劑研發中經常存在的藥害問題時,習近平對負責介紹項目的陳杰說:“高效、低毒農藥的研發非常重要,農業生產離不開農藥啊。”這,正是陳杰畢生追求的事業。
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 2010年,在科技部國家“十二五”支撐計劃項目《綠色生態農藥的研發與產業化》的課題申報工作中,陳杰負責牽頭主持“農藥生物活性篩選技術研究”的課題。生測技術在農藥創制研究中舉足輕重,被喻為發現農藥活性的“眼睛”、科學使用農藥的“航標”。項目主持單位委以重任,要在10天之內完成課題申報工作等,壓力可想而知。 從8月22日進京開始項目編寫,到9月8日項目匯報,再到11月15號網上遞交經費預算申報書,陳杰繃緊的弦便沒有放松過。生測這個課題幾乎沒有可參考的依據,白天與項目參與單位聯系課題寫資料,晚上向內部專家匯報討論到凌晨一、兩點鐘,五點鐘起床繼續。十天里,陳杰廢寢忘食地牽頭匯編了將近2萬字的可行性報告和近3萬字的經費預算申報書。 課題論證前的晚上,陳杰徹夜不眠,整理匯報重點內容,分析專家可能提出的問題。第二天,陳杰精神抖擻地站在評審專家面前,匯報一氣呵成,答疑應對自如。 短短40分鐘凝結的是陳杰和她團隊半個月的辛勤備戰,更濃縮了陳杰數十年如一日的研究積累。課題順利通過,回到賓館,松下一口氣的陳杰,足足睡了一整天。 多想一點,多做一點 同行眼中,她是我國農藥研究與開發的學科帶頭人;在領導眼中,她是一位有遠見、有思路、求發展的部門負責人;在部門員工眼中,她是一個思維敏捷、見解獨到、雷厲風行的領路人。而在陳杰眼中,自己只是一個“凡事多想了一點,凡事多做了一點”的普通人。 正是這個多想、多做,讓陳杰完成了“九五”期間國家南方農藥中心浙江基地生產部一期和二期建設,主持建立了除草劑生測標準操作規范(SOP),構建了微量、快速、漏篩選率最小的除草劑活體微量篩選模式,并編制了農業部《農藥室內生物測定試驗準則除草劑》國標。在主持篩選了近萬個樣品后,陳杰的團隊研究開發了2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油菜田除草劑丙酯草醚和異丙酯草醚。 2007年,陳杰前往美國國家衛生院國家癌癥研究所生化與分子生物學實驗室開展分子生物學試驗研究。為了課題研究,兩年內陳杰無數次往返于美國和中國,與指導老師發現了與人類疾病重大相關的果蠅點突變Hoap基因,并在PNAS上發表論文兩篇。 談起2011年的展望,陳杰這樣說:“帶一支專業隊伍、建一個技術平臺、為后來者鋪一條順暢路。”讓我們期待,陳杰,這位集“建國60周年中國農藥工業突出貢獻獎”、“全國化工優秀科技工作者”、“中化高級專家”等諸多榮譽于一身的知識女性,就像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