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dj,黑人又粗又大xxxxoo,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96,大肉大捧一进一出阿宾少年小说

測土配肥一鍵下單精準施肥手機操控

時間:2016-05-17     來源:農民日報
視力保護色:

4 月15日,農企合作推進配方肥應用助力化肥零增長經驗交流會暨2016“中化情·三農夢”農業服務現場會在安徽省明光市舉行。“農業部種植業司將進一步加 強與中化化肥等企業合作,探索農企合作新機制,發揮新型經營主體作用,加快推進配方肥到田,示范帶動化肥減量增效。”農業部種植業司耕肥處處長寧明輝在交 流會上說。

測土配方施肥走向“3D打印”新階段

“通過‘互聯網+’,測土配方施肥正在走向‘3D打印’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新階段。”中化化肥總經理助理馬躍說,中化化肥與農業部及各地土肥管理部門、科研院所、涉農企業共同打造的智能配肥體系,依托大數據進行低成本的個性化定制,具有3D打印的智能化特征。

輕觸手機屏幕,選擇種植作物和目標地塊,系統自動生成配方和訂單,并將指令遠程傳輸到終端配肥站。數分鐘后,一袋袋精準設計的配方肥便緩緩下線,這是記者在明光市中化化肥石壩農業服務中心看到的一幕。

明光市石壩鎮鐵山村的種糧大戶桑勝祥圍著這臺智能配肥機反復觀察,他的500畝地分別種植小麥、水稻、玉米等糧食作物,一年下來需要用24噸肥料。“這次來觀摩就是想試試這種新的配肥方式,我最關心的是用這種智能配肥能得到多少實惠。”他說。

馬躍在現場解答了桑勝祥心中的疑問:“傳統配肥采用的是大配方,數據相對粗放,精準用肥難以實現。智能配肥機能夠適 合小配方的需要,農民在地里用手機定位功能就能獲得測土數據,這樣就能實現配方精準,實現減量增效。同時,從原料直接到終端產品,這樣節省了流通環節的加 價。智能配肥機初步解決了農戶用肥需求差異化的難題以及傳統的配方肥價格偏高問題。”

智能配肥機數據的精確離不開農業部門的支持,明光市農技推廣中心主任周福紅介紹說:“為了推進智能配肥機的應用,明 光土肥站加大測土力度,將數據精確到100畝。”據測算,智能配肥系統可直接減少施肥量和成本投入10%~30%,同時作物增產5%以上,服務農民增收 10%以上。

通過手機藍牙遠程管理滴灌

明光市古沛鎮高王村的蔬菜大棚是水肥一體化示范基地,這里采用的是辣椒和西瓜間作方式,十幾個大棚一字排開,在路口 有一個水池,上方是智能液體配肥站。村委會主任蔣道航向來訪者演示了如何通過手機APP輕松為大棚中的辣椒西瓜套種田施肥:手機藍牙觸動遠程開關,水和肥 料便通過埋在地膜下的滴灌管道流入土壤滲入根系。

“以前,這150畝套種田需要十幾人來管理,現在利用這套系統大大提高了效率。通過手機藍牙實現園區滴灌,3個小時 就能完成200畝地的水肥滴灌作業。”蔣道航說。此外,過去粗放的傳統灌溉模式高耗低效,每畝地每次需要消耗30~40公斤復合肥,浪費嚴重。而現在一次 一畝地只需消耗5~8公斤水溶肥。水肥用量都減少了,降低了土壤和空氣濕度,還可使病蟲害減少20%~30%,從而減少了農藥用量,降低了農藥殘留,提高 了農產品安全性。

“通過使用水肥一體化技術,根據作物需求少量多餐,減少浪費,可以實現化肥減量增效。”中化化肥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 副總經理周海庭介紹,水肥一體化系統是由農業物聯網系統與高效灌溉系統相結合,從而定位、定時、定量地實施一整套現代化灌溉施肥及溫室氣候調控技術與管理 的系統,可實現節水50%~100%,在特殊干旱年份能提高作物產量50%以上。

這套水肥一體化系統為中化集團開發,主要有液體配肥罐、滴灌管帶以及相關軟件組成,價格在2萬元左右,只有國外進口設備價格的十分之一,而且達到了同類設備的功效。農民可接受能力強,適合大范圍推廣。

農企合作助推智慧農業服務平臺落地

2014年,農業部種植業司與中化化肥簽訂《合作推進科學施肥備忘錄》,共同推進配方肥示范縣創建、科學施肥技術推 廣、參與化肥減量化行動,已累計開展活動23000余場,創建減量化示范田2800余塊,同年還啟動了“中化情·三農夢”大型公益農業服務活動,已累計開 展活動3萬余場,直接受益農戶近400萬人。

“今年是農業部種植業司與中化合作的第三個年頭,我們將提升合作水平,推進智慧農業服務平臺落地,讓更多的農民獲 益。”馬躍說,中化化肥智能制造項目成為工信部“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企業,準備聯合各地政府搭建“智能配肥機+云端數據庫+電商平臺+農化服務平臺” 組成的智能農業服務平臺。

該平臺將應用物聯網技術,以作物為依托改進生產服務流程,通過集成農業大數據,實現種肥藥配方、生產、施用以及農業 綜合服務的智能一體化服務體系,形成集成科研成果轉化、信息搜集交互、數據終端處理、離散加工生產臺、電子商務交易、農化服務定制、農村金融、農業保險于 一體的全過程平臺。

2016年,在農業部的支持下,中化化肥計劃在全國推行200家示范配肥站以及相配套的示范田,力求在化肥減量增效 上起到牽頭示范作用。智能制造項目計劃到2018年,初步建成化肥智能制造及農業綜合服務體系,運行1個全國數據存儲和處理中心,布局6個區域性農業信息 化及綜合服務中心,組織1000個以智能配肥機為主體的“中化化肥智能配肥服務站”。預計到2020年,可實現全國布局1萬臺智能配肥機,力爭實現全國全 年增產1600萬噸糧食,節約化肥成本120億元,農民增收520億元,降低化肥用量420萬噸,真正為化肥減量化做出實質性貢獻。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4/21/c_128915313.htm

友情鏈接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Produced By CMS 網站群內容管理系統 publishdate:2024-10-24 13:15:10
主站蜘蛛池模板: 越西县| 云南省| 伊金霍洛旗| 赤壁市| 肃宁县| 开江县| 专栏| 五常市| 神木县| 房山区| 富民县| 台湾省| 怀化市| 漳州市| 甘德县| 呼伦贝尔市| 桂阳县| 八宿县| 砚山县| 神木县| 寻甸| 横峰县| 安新县| 奇台县| 荔浦县| 阿合奇县| 女性| 江北区| 弋阳县| 台湾省| 同心县| 阳山县| 洛南县| 鄂伦春自治旗| 高要市| 简阳市| 灵石县| 两当县| 碌曲县| 九龙坡区| 宝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