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中央企業戰略升級 |
時間:2019-06-06 來源:國資報告 視力保護色: |
對于企業而言,戰略是地圖,是羅盤,無論怎么強調其重要性,都不為過。 企業戰略不是一成不變的。“沒有任何企業成立第一天就能決定好今后的發展道路,”中化集團董事長寧高寧說,國內外的經驗表明,大企業都是在不斷調整發展戰略的過程中成為百年老店的。“如果說百年老店在過去要十年一變,那么今天就要五年一變,不變就干不長。” 順應當前全新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多家央企進行了戰略升級。 對表新時代,推行新戰略 黨的十九大以來,中國經濟進入了由高速度增長邁向高質量增長的全新時代。 站在全新的歷史方位上,一些央企反應迅速,很快就調整了戰略。比如,國投黨組在2017年底就做出了“加快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資本投資公司的決議”,提出要“為人民美好生活補短板,為新產業發展做導向”。 再比如,中林集團在2018年提出了“做生態產業領袖,創世界一流企業”的戰略目標。建設科技集團則提出了“以設計為核心的世界一流城鄉建設綜合服務商”的戰略目標。 2018年年中,中國一重第十三次黨代會上,董事長劉明忠提出,要分兩個階段,實施“三步走”戰略。2020年要實現本質脫困和可持續發展;2023年要實現全面振興和高質量發展;2025年要初步建設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2018年4月,中化集團董事長寧高寧發表《科學至上——In Science We Trust 關于中化集團全面轉型為科學技術驅動的創新平臺公司的報告》萬字長文,提出將“科學至上”作為中化集團核心發展理念,力爭用5到10年的時間全面轉型為一家科技驅動的創新型企業。 不過,更多央企戰略的轉變,集中體現在其2019年度工作會議和報告之中。 比如,中鋁公司董事長葛紅林在年度工作會議上提到,新時代中鋁制定了“兩步走”的戰略目標:第一步,2020年躋身全球有色金屬行業的世界一流企業行列;第二步,在2035年前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有色金屬企業。 招商局的2019年工作會議提出了“科技引領、擁抱變化”的新要求。招商局董事長李建紅表示,“當今世界,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占領先機、贏得優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必須以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為引領,構建集團高質量發展模式,打造新引擎、培育新動能。” 2018年的工作會議上,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提出了“五個通用”的戰略,到了2019年工作會議上,中國通用又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確立了三大核心主業的發展目標。 2019年1月,中國航材集團召開了第一屆第十二次董事會,審議通過了“把握‘一條主線’,聚焦‘三個建設’,突出‘六個重點和六個落實’”的工作思路。 中國五礦制定了《2019-2021 年三年滾動發展規劃》,提出要充分發揮資源保障主力軍、冶金建設國家隊、產業升級引領者的作用。 哈電集團總經理吳偉章說,哈電提出了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裝備制造企業的發展目標,確定了“12348”發展戰略,明確了實施“五大工程”的發展路徑,為哈電集團實現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 國家電網公司三屆四次職代會暨2019年工作會議提出了“三型兩網、世界一流”的戰略目標和“一個引領、三個變革”的戰略路徑,提到到2021年建黨一百周年時,初步建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聯網企業。 2019年2月11日,南方電網正式印發了《新時代南網總綱(2019年版)》,提出南方電網要定位“五者”、轉型“三商”,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隨著5G時代的到來,中國鐵塔也提出了新發展戰略。中國鐵塔董事長佟吉祿表示,未來三年,中國鐵塔將實施“一體兩翼”戰略,以面向行業內的塔類與室分業務為"一體",以基于站址資源的社會化共享業務與面向社會的專業化備電保障服務為"兩翼",培育多點支撐的業務增長格局,將公司打造成為國際同行中最具潛力的成長型與價值創造型"兩型企業"。 成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之后,新興際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雅林提出,要以此為契機,打造軍民融合發展的央企新標桿。 中糧集團董事長呂軍透露,中糧集團已經修訂完善了戰略,形成了《關于推動新時代高質量發展,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大糧商若干問題的決定》。不過,該決定的正式稿目前尚未公布。 有些央企并未提出成型的全新戰略體系,但對未來也有全新要求。 比如,中國煤炭地質總局提出,2019年要緊緊圍繞“透明地球”、“美麗地球”、“數字地球”建設,為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地質與生態文明建設企業集團繼續奮斗。 再比如,中遠海運董事長許立榮提出,2019年要做到跑贏市場、跑贏變革、跑贏時代。“同時還要實現從做大向做優切換、從外延式的拓展向內涵式的提升切換、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切換。” 另外一些央企則提出,要在未來進一步完善、修訂戰略。 中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起濤表示,中交集團要聚焦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功能定位,加快戰略升級,豐富和深化“五商中交”“三者”的內涵與外延。 保利集團董事長徐念沙說,要以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為目標,結合集團發展實際情況,重新梳理和調整集團發展戰略。 中國電建董事長晏志勇也提出,要準確把握世界大變局的機遇和挑戰,科學修訂公司發展戰略。 服務國家大戰略,對接世界一流 央企制定戰略的依據是什么?多家央企負責人給出的答案非常接近,即立足國家需求、服務國家戰略、對接世界一流的要求。 “新戰略是我們立足國家戰略、林業行業發展規律和集團實際做出的重大戰略判斷。”中林集團董事長宋權禮表示。 “在服從服務國家戰略進程中不斷實現自身的發展壯大,這是三峽集團的成功經驗之一。” 三峽集團董事長雷鳴山表示。三峽的新戰略提出,三峽集團要發揮六大作用,其中包括在深度融入長江經濟帶、共抓長江大保護中發揮骨干主力作用等。 《國資報告》記者注意到,三峽新的戰略發展定位,是由國家發改委、國務院國資委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的。 初步統計,2003年以來,國投黨組連續做了七次重要決議,對發展戰略進行豐富完善。“但不論戰略如何改變,國投的功能定位始終不變,就是始終圍繞國家戰略服務,堅持為國而投。”國投董事長王會生表示。 中國中鐵董事長李長進提出,要主動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加強溝通對接,努力在雄安新區、海南自貿區、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等重點區域的經營開發上不斷實現新突破。 中海油董事長楊華提出,“如何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中發揮更大作用,這是公司戰略制定的根本出發點。我們要從更高的政治站位和更宏觀層面審視公司戰略,實現公司戰略與國家戰略同頻共振。” 中國中車總經理孫永才要求,要主動融入科技強國、質量強國、交通強國、制造強國等國家戰略,深入拓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全產業鏈合作空間,為全球軌道交通發展貢獻“中車智慧”。 同時,這些央企把世界一流企業的目標,直接寫進了戰略之中。 早在2014年,招商局就提出了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戰略目標。 國家電投的新戰略提出,2035年要成為“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清潔能源企業”總體戰略,明確了“先進能源技術開發商、清潔低碳能源供應商、能源生態系統集成商”戰略定位。 中智公司董事長卜玉龍提出,作為唯一一家以人力資源服務為主業的央企,中智在新時代肩負的使命就是要建設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人力資源服務企業。 中糧集團董事長呂軍表示,作為糧食領域骨干央企,理應瞄準世界一流大糧商的目標定位,把落實國家糧食安全戰略作為集團核心戰略,擔當起為國謀糧的時代使命和政治責任。 與此同時,《國資報告》還注意到另外一個細節,即多家央企的戰略制定方式發生了變化。 比如,中糧改變了以往自下而上匯總形成集團總體戰略的慣例,總體戰略方向確定、中長期發展規劃制定、資源配置均由集團統籌。 中國五礦也把之前的“分總組合式規劃”轉變為“總分引領式規劃”,以總體目標為指引,分解形成業務發展目標以及競爭力指標。 注重戰略執行,加強戰略引領 “企業的成功,歸根結底都是發展戰略的成功。”中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起濤感慨說,過去幾年公司跨越式發展,“五商中交”戰略和“三者”定位發揮了巨大的牽引作用。他提到,當前發展中存在的規模增速放緩、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緩慢、內部同質化競爭等深層次結構性問題,也亟待從戰略層面進行破解。 宋權禮表示,在過去的5年里,中林集團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最根本的一條經驗是正確的戰略引領。 “公司歷屆黨組對戰略問題一直非常重視,推動了一系列前瞻性的戰略設計,把戰略一步一個腳印落到實處,這是中國海油不斷發展壯大的重要原因。”楊華表示。 “戰略上判斷得準確,戰略上謀劃得科學,戰略上贏得主動,企業發展才能不斷進入新境界。”劉化龍說。 戰略的引領作用,離不開強有力的執行。 “如果不沉下心來抓落實,再好的目標,再好的藍圖,也只是鏡中花、水中月。”中國航材董事長賈寶軍表示,不落實,不管是“四強兩精”還是“一優四強”,都只是紙上談兵。 中國五礦董事長唐復平也表示,戰略規劃不是束之高閣、自吹自擂的文字材料,而是引領企發展和成長的綱領性文件,也是競爭力提升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集團公司是依靠并購重組成長起來的,尤其需要共同引領,一張藍圖管全局、一張藍圖干到底。” 宋權禮表示,中林集團有堅強的戰略意志、良好的戰略思維、務實的戰略規劃,但還需要更強大的戰略執行力。“千條萬條,沒有執行力就是白條。” 同時,也有企業領導提出,目前還存在戰略屬性不夠明確,戰略管控體系不健全,戰略的系統分析、形勢研判、動態調整和糾偏能力不足,戰略執行不到位等問題。 針對戰略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各家央企提出了各自的解決方案。 國家電投董事長錢智民提出,要形成以“2035一流戰略”為統領、以戰略落地為根本、橫向協調一致、縱向一以貫之的閉環管理體系。 楊華表示,要堅持戰略導向,一是要把公司戰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二是要細化完善“五個戰略”并推動落地實施;三是要強化戰略與投資計劃的有效銜接;四是要強化戰略與組織管控模式的匹配。 中鋼集團董事長徐思偉提出,中鋼的戰略定位就是要發展成為冶金工業及相關產業國際知名服務商,但無論是我們的產業布局、客戶渠道,還是經營理念、市場意識,都還不能完全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要求。“需要我們以更加開闊的視野,立足國內國際兩個市場,把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貫穿于生產經營的全過程。”(國資報告記者 劉青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