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集團逆市布局煉廠的邏輯 |
時間:2016-09-29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視力保護色: |
中國第四大國有石油公司中化集團正在加大力度布局能源產業鏈,福建省泉州市將成為撬動中化石油戰略的支點。 目前,國內煉油產能已顯現出供過于求的跡象,煉廠開工率低迷,中化集團逆市布局煉廠,背后的邏輯是要通過擁有獨立煉廠,打通能源上下游產業鏈,加強在能源板塊的布局。 在過去十年里,中化不斷鞏固和提高石油國際貿易和石化倉儲物流業務競爭優勢,逐漸加大向石油產業鏈上下游延伸的力度,至今已形成油氣勘探開發、石油煉制、石油貿易、倉儲物流和分銷零售等全產業鏈經營服務能力。2015年能源業務全年經營量達到1.4億噸,營業收入超過2540億元。但與國內其它三大國有石油公司相比,中化能源板塊的業務量并不算大,但與中化其它業務板塊——農業、化工、金融、房地產比卻是體量相對較大的部分。 2014年,中化泉州石化投產,中化集團延伸產業鏈的支撐點逐漸成型,石油煉制成為串起中化能源產業鏈的重要環節,獨立煉廠為中化集團掌握自主可控的加工能力創造條件。 目前國內煉油產能整體顯現過剩的趨勢,但多數依然處在初級加工階段。中化集團的人士認為,雖然全國煉化產能不少,但具有高水平、先進產能的不多,先進煉廠依然具備競爭力,而中化泉州石化作為后建的煉廠,在設備的國產化率、技術、工藝、效益、環保等方面,都達到先進水平,競爭優勢明顯。 中化泉州石化目前生產汽油、柴油、煤油和聚丙烯等20余種石化產品,其中汽柴油全部達到國五標準,并可以根據市場需求,靈活調節柴汽比。記者獲悉,泉州煉廠的裝置可以加工低品質原油,僅這一項,就為企業節省了大量成本。 泉州煉廠的投產為中化打通下游銷售鏈條推開了一扇門。煉廠建成之前,中化在福建的加油站只有7座,2014年6月泉州煉廠投產后,中化在福建省的加油站快速增至目前的一百余座,經濟效益可觀。 中化石油田安路加油站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商務核心區,2015年1月正式營業,發展至今已是泉州市的一座萬噸級城區旗艦店,今年8月當月實現盈利70.8萬元,預計2016年全年可實現800萬元盈利。 截至目前,中化集團擁有900座加油站,其中自有加油站600余座。中國經濟時報記者獲悉,“十三五”期間,中化集團還將在福建省建設500座加油站。如果按照目前福建省已有的1600余座加油站計算,中化集團在福建成品油市場的份額將從現在的一成增至三成,成為福建省內的第二大成品油零售商。但即便如此,泉州煉廠超過一半的成品油依然要通過出口消化。 2015年9月,中化獲得成品油來料加工復出口的資質。中化的人士告訴記者,新加坡作為亞洲成品油的集散地,泉州煉廠40%的成品油銷往新加坡,同等規格下的成品油售價要高于日韓煉廠。與國內其它三家國有石油公司不同,中化集團的上游勘探開發業務主要集中在海外市場,原油和成品油的進出口逐步放開后,中化的能源產業轉型便迫在眉睫。泉州煉廠投產之前,中化已開始在煉油環節布局,與外資企業、其它國有石油公司一起在大連建設有一個煉廠,并參股山東的一家民營煉廠,但這些煉廠的規模相對較小,不能對中化集團在能源產業的布局起到戰略支撐點的作用,而泉州煉廠的投產和擴產將成為中化打通產業鏈的重點支點。 隨著泉州100萬噸/年乙烯及煉油改擴建項目的實施,加上后續項目的陸續上馬,中化集團在泉州將建成具有3000萬噸/年煉油、200萬噸/年乙烯規模的世界級現代化石化產業基地。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在現場看到,湄洲灣碼頭已經預留了二期的空地,泉州石化二期的土地也已完成前期的整理工作,泉州石化的擴容隨時可以啟動。泉州作為絲綢之路的起點,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中化將福建省泉州市作為推動企業能源戰略轉型的根據地,未來成效如何還有待觀察,但中化通過能源戰略轉型,加大對傳統優勢領域,比如進出口貿易的支撐的效果已經顯現。2016年1-8月,中化泉州石化進口原油來自伊拉克、沙特、科威特、俄羅斯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1-8月共出口成品油200多萬噸,出口國家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澳大利亞、泰國和荷蘭等,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占比在70%以上。 2016年1至8月,泉州石化累計實現效益25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