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dj,黑人又粗又大xxxxoo,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96,大肉大捧一进一出阿宾少年小说

經濟熱點面對面——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的新關系

時間:2015-01-12     來源:中國經濟網
視力保護色:

嘉賓:

中化藍天集團副總經理 王水耀

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李樹翀

經濟日報產經部 黃鑫

主持人:好,首先進入節目的第一環節,我們來看大屏幕。我們今天來聊一聊這個話題,因為我們剛才小片當中已經講到了這個產業的互聯,其實在這兩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我們已經感受到很多的傳統行業,比如說餐飲,比如說傳媒行業,在互聯網的這種趨勢之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那么在入題之前想先請個問二位怎么樣來看待這樣的一種大趨勢,王總您先開始。
   王水耀:互聯網在影響著各個行業,但是我的最深的感受是,互聯網是誰的互聯網,互連網說到底是一個工具,是一個技術,它沒有改變我們原來的商品生產、流通、消費這個基本的運動規律。
   在這個經濟過程當中,誰用了互聯網就是誰的,誰掌握了互聯網就可以用,誰用的好誰就可以勝出,傳統產業也得積極的利用互聯網利器來武裝自己,來強化自己原來的優勢,拓展自己的領域,你像我們中化藍天我們生產的這個汽車用的空調冷酶,以前我們的汽車原裝的80%是我們的,但售后市場當中是倒過來,80%是假貨,20%才是真貨,前幾年我們跟公安部,跟中央電視臺聯合進行打假,但效果不太好,我們從去年開始利用互聯網,花錢不多讓我們的市場占比節節攀升。 
         主持人:李總您的感受?
   李樹翀:那說這個互聯網和傳統行業的融合,我覺得我們可以看整個工業和產業的大的發展方向和趨勢,那現在有很多種說法,比如第三次工業革命,或第五次工藝革命,那我們從這個工業發展的歷程來看,這個工業革命的整個的發展過程就是不斷的追求效率的過程,但這個效率里面可能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指標,一個就是新能源的利用,從最開始的這種蒸汽機,到電動機到一些新性能的利用,第二個通信方式的轉變,由電報到電話,然后再到移動通信到現在的互連網,那互聯網能夠改變的是大大提升整個工業的信息交互的效率,所以說,互聯網的應用應該說在整個的工業領域和產業領域是一個發展的必然的趨勢。
   所以我覺得和互聯網的融合是大勢所趨。
   主持人:那如果要用形容詞來表達二位現在對于互聯網未來趨勢的一種心情的話,二位會選擇什么樣的形容詞,李總。
   李樹翀:心情的話,如果用一個詞來講,就是剛才我講的,其實并不震驚,我覺得這個應該是大勢所趨的。
   主持人:大勢所趨,必然的。
   李樹翀:對。 
   主持人:王總您呢?
   王水耀:我還是那句話,誰的互聯網。
   主持人:誰的互聯網,黃鑫你有什么感受?
   黃鑫:我覺得是期待吧,因為的確這個互聯網對傳統產業的改變給人們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方便,你看像我自己,我會用滴滴打車,也會用理財通,這都是互聯網對金融的改變,對交通的改變,給人們生活還是帶來了很多便捷。
   黃鑫:我覺得就是,剛才李總說不震驚,我覺得還是挺震驚的,就是有很多我們想不到的商業模式,因為互聯網而發生了改變。
   主持人:可能這個不震驚我覺得是因為,你比如說剛開始比如我們購物的時候,反正我的一個心態就是,剛開始說網上購物我不信,我覺得是假貨多,后來我身邊都在用,我也開始用,慢慢慢慢地好像就形成了一種習慣,包括你滴滴打車,包括我要買什么海鮮,我也可能在網上去找同城配送。
   黃鑫:順豐。
   主持人:對,我現在發現我好像很久沒有真正到實體店逛街了,比如看好一個什么樣的東西,直接在網上找那個單號,直接就去下單,就去買。所以,說必然也好,說興奮也罷,說期待也好,其實我們都改變不了這樣的一種趨勢,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每一個企業它都有各自的心態去面對,那么二位能不能談談,包括自己,包括身邊的一些朋友都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態去面對這樣的一種大趨勢呢?李總?
   李樹翀:我覺得這個心態可能有兩方面吧,有一些企業是比較積極主動的樂觀去面對,有的可能相對來講被動一點,那么我們從企業發展的追求目標來看,我覺得大致總結有幾個方面,一個就是能夠希望不斷推出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好的產品,或者說有競爭力的產品。第二個追求可能就是不斷的提升用戶體驗,那互聯網在這兩個方面,可以給他們提供一個非常好的工具,比如說,提供他們一個提高生產管理效率的工具,還有一個就是,和傳統的行業比起來,互聯網最注重用戶體驗,互聯網的所有的東西都是從用戶需求出發,所以說企業發展的這個方向和目標和互聯網的發展的方向和目標是相一致的,所以說有些企業就是很主動的去擁抱互聯網,或者迎接互聯網,特別是利用互聯網在用戶體驗和商業模式創新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李樹翀:很好的運用了互聯網以后就提升了企業在行業當中的競爭力。還有一種行業就是屬于相對被動一點,他們是被互聯網革了命的,比如說傳媒行業,他們發現這個互聯網的浪潮來了以后,這個趨勢是不可阻擋的,因為傳媒類似于服務業,服務業很重要的就是用戶體驗,所以他面對互聯網浪潮的時候,他們受到了巨大的沖擊,他們要開始轉型,開始從原來的平面的各種傳統的方式,開始轉換到各符合消費者需求和用戶體驗的互聯網的方式,總而言之,我覺得擁抱互聯網應該是未來的必然的趨勢。 

主持人:我比較同意李總的說法,因為之前我也采訪過其他的嘉賓,他們有的做在線教育,他們說,你只有讓你的用戶舒服了,你只有讓你的滿意了,你的利潤才能上去,其實這話說的挺接地氣,就是這么回事,包括像您剛才提到的這個傳媒,因為現在已經進入全媒體時代了,我們這個移動終端手機都是離不開的,已經進入一個人人皆記者的這樣一種時代,我們倆的職能可能,今后將會被弱化很多,包括可能主持人今后要怎么轉型等等這都是我們在讀,因為我最近在讀博士,就很多博士課上面老師在討論的一些話題,那王總你怎么來看身邊的一些企業,包括我們企業自身怎么來看這樣的一種大趨勢。
   王水耀:好的,像我們中化藍天,我們是一個化工行業,一個是醫藥流通行業,應該說都是傳統行業,那么我們的交流當中,我們看企業有三種心態,一種是認為的自己產品非常好,對互聯網不理不睬,但這是少數,第二種是認可互聯網的作用,順勢而為對企業作出一些變更,第三種就是李總講的,積極的擁抱互聯網,一種擁抱的姿態,從商業模式到管理,到理念都進行深層次的變更。那么隨著互聯網對各個行業影響的加深,我的看法是企業的深層環境會發生變化,那么企業的生存狀態也會加速分化,那這里頭可能會有幾層狀態出來,一種是你生產產品是無差異化的,而且現在成本、質量、服務上沒有競爭優勢的,這些企業可能會淘汰。
   王水耀:第二種企業,他的產品盡管是無差異化的產品,但是他比人家做的更好,那在新的生態建設過程當中,他會生存,但是話語權少,第三種企業是它本身產品是差異化的,它是市場的細分領域,它在某個行業是領先的,不管生態怎么建立,他仍然能生存而將會有很大的發展。傳統產業要追求的是后面的那種,我要生產差異化的產品,我在新的互聯網時代要能夠生存,有更大的話語權,這是傳統企業的新生。那么像我們中化集團,剛才講了也是一個傳統的行業,那么我們所走的過程當中,我們把電子商務,把互聯網也作為一個重大發展戰略,鼓勵各個企業,各個層次的經營創新,比如說我們面對農民買化肥,我們有一個買肥網,我們的醫藥,我們打造了一個叫英特藥谷,已經做完三個動作,一個動作是簡單的藥店非處方藥,和醫保,和我們供應商之間的平臺打通,第二個是中藥的這個煎藥。
   王水耀:醫生把藥方開完以后,單子直接到了我們的生產車間,由我們來給他煎完以后送到貨家的手里,這是我們的第二個動作。第三個也就是現在講的比較熱的,就是把線下的交易轉到線上叫做O2O,我們現在線上交易,多的時候,一天要1萬張單子,那原來線下的交易人工你是不可能完成,那么現在既方便了醫院,藥店,患者,也提高了我們的效率,也是服務了企業,也是我們內部管理的提高。 

主持人:的確,減少了中間的流通環節,直接讓消費者能夠跟生產商直接對接,這樣其實也是更方便的,黃鑫,因為你作為產經部的記者應該平時也接觸過很多的這種企業家,你覺得他們在這樣的一種互聯網的大浪潮背景之下他們心態有轉變嗎?
   黃鑫:有,我說一下我最早的一些感受吧,那時候2006年,2007年的時候去采訪企業,很多企業就是很引以為豪就是我們我上線ERP,上線了CRM,就是這些內部的信息系統,但是其實現在看來這些信息系統,也是互聯網改變他們的重要的基礎,像我采訪的聯想集團,其實它最早的時候,他把聯想的手機賣出去了,但是后來他又把聯想的手機收回來了,最早的時候聯想就是立足于制造電子產品,我只賣電子產品,但是隨著這個互聯網對他們的改變,他們也在發生改變,他們不僅把手機收回來了,而且開始開發手機APP,包括他們的平板電腦,就是通過這些再去吸引用戶,就像剛才王總說的對企業來說用戶至上是很重要的,而這就是互聯網思維的一個核心精神我認為。
   主持人:其實我不知道最近大家有沒有注意,我刷朋友圈的時候,經常就會 有人在發什么互聯網思維,什么傳統企業轉型,這樣的詞經常是就是標題起的非常的吸引人,我點進去之后看大致也都是這類的軟文吧,但是現在就有一種思維了,就是說剛才的二位都說到,有的企業是主動去擁抱互聯網,那么有的人就說法很極端,說如果不觸網就相當與等死,李總笑了,有什么感受針對這樣的話,是不是有點極端了?
   李樹翀:我覺得剛才其實王總部分回答了這個問題,我們現在都在討論一個問題,就是互聯網到底改變了什么,我覺得互聯網在整個我們體系創新當中做了很多工作,但是他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被互聯網顛覆了。我覺得這個時候我們恰恰需要看到互聯網沒有改變什么,那現在就講企業的發展和生存,無論哪個行業,我們講的最多的是創新這個詞,一定要創新才能夠有競爭力。
   李樹翀:那我們簡單的來講,可以把創新分為三個層面的創新,第一個層面的就是原始的技術創新,第二個層面是應用創新,第三個層面是模式創新,從目前我們國內來看,或者是全球來看,互聯網的應用主要是在推動最后一個層次就是模式創新,但是它對傳統的技術創新和應用創新,未來也會有幫助,隨著新的技術,互聯網大數據這些技術的發展會有幫助,但是我們目前看到的主要還是模式創新,就是說互聯網改變了我們的模式,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模式,我們的消費模式,但是互聯網沒有改變什么,剛才您講,我現在不用面對電腦,我只要拿出手機,我就可以訂餐,可以買東西,但是我對著這個手機我是填不飽肚子的。
   王水耀:互聯網是起了一個信息交換的工作。
   李樹翀:它是工具,一開始的時候王總就講,它是一個工具,它給我們的商業模式創新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工具和手段,那我們看到再加上中國人這樣的一個很活躍的思維,我們看到各式各樣的商業模式在創新,所有的行業都和互聯網有了這樣那樣的接觸。就像開玩笑講,前段時間有一個APP要推出,就是在北京找廁所,因為互聯網就像剛才黃鑫講到的,從用戶的最基礎的需求出發的,那大家有找廁所的需求,就會有這樣的產品出現,但是他改變不了廁所的位置,這是它改變不了的,所以我們說互聯網目前來看,它主要的運用是在創新這一塊,那對企業來講,像剛才王總講的,當產品的同質化現象比較嚴重的時候,大家比較優勢并不明顯的時候,如果你能夠很好的運用互聯網這個工具和手段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這是非常重要的。
   李樹翀:但是反過來,其實對企業生存和發展最根本的還是要你有相當強的比較優勢, 或在一個特定的領域,在自己的產品,自己的服務方面能夠有非常強大的競爭力。
   主持人:核心競爭力。
   李樹翀:這個才是生存之本,可以舉一個例子就是網上經常講的,風靡全球的老干媽,其實我們并沒有看到它在互聯網方面有什么樣的動作,但是它不需要網,它就憑借它這種很獨特的產品的核心競爭力生存下來,所以我覺得我們在關注互聯網的過程當中,同時企業要關注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不是說我這個企業運營發展的非常不好,我弄個O2O吧,弄個電子商務吧,就能解決企業的核心問題,其實不一定的。 

主持人:聽了二位的表述,更多的感覺就是互聯網其實就是一種工具,沒有必要把它妖魔化,沒有必要我做什么都是互聯網思維,因為最近這種文章太多了,我每天一打開就在刷這個,然后甚至就說互聯網多么神奇,多么能制造什么東西,其實并不一定是這樣,就像剛才說應該有這種核心競爭力是吧,王總您的觀點?
   王水耀:企業用互聯網這個工具,是個技術,你要用互聯網來強化你原有的優勢,而不是為了互聯網而互聯網,你去搞了你不善于做的,你不擅長的東西,你把搞起來,很有可能把你原來老本行給丟了。
   李樹翀:再舉個例子,比如說很多人講小米的成功是互聯網思維的勝利,我部分同意這個觀點,因為小米的確因為它在互聯網方面從最開始這個造勢甚至營銷,把互聯網能用的手段幾乎全部都用了一遍,但是取得了非常大的商業方面的成功,但是說實話,我們把小米的手機產品拿出來和現有市場上的一些競爭產品比,小米這個產品,本身是具備競爭力的,它的性價比也是非常高的,它把智能手機的這個價格一下子拉到很低,它在整個產品研發和創新方面做了非常多的工作,所以我覺得小米不是光靠互聯網的成功。
   主持人:的確,就像今年,尤其圣誕節左右iphone6風靡的時候,小米拿出了它更高的性價比來吸引很多的人,找了一個方向我去賣那個,因為那時候iphone6,包括PLUS價錢非常的高,不是光賣腎就可以了,開玩笑。
   主持人:那么,李總,您剛才簡單的也為我們說了說互聯網的思維并不是解決所有問題的根本之道,那您覺得它對哪些產業還是帶來了這種不必要的影響?
   李樹翀:我們先說影響吧,我個人覺得,現在可能總結不全面,我個人覺得現在被互聯網影響最深刻的幾個行業,一個就是傳統的傳媒行業,這個被互聯網影響的非常大,因為傳媒行業本身就是傳播媒體,本身就是一個信息傳遞和交互的行業,由于互聯網信息傳遞交互具有先天的優勢,比如說平面媒體它不能互動,它有先天的優勢,所以它對這個行業的沖擊,我覺得是在本質上的一個沖擊,會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覺得這是一個沖擊比較大的行業,或者說影響比較大的行業,第二個行業就是服務業。
   李樹翀:就像我講互聯網的最核心的思維就是從用戶需求出發,他們所有的競爭力都在用戶體驗上,互聯網做的好不好就看用戶體驗,而在服務行業,最看中的也是用戶體驗,那服務行業引入互聯網這個工具和手段以后,它把它原有的這個服務質量和服務能力提升了一大截,在改善用戶體驗的過程當中,可以說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所以我覺得互聯網對這些傳統的服務行業的影響也是顛覆性的,比如說我們現在看到餐飲,包括什么打車,快遞各種各樣的服務,進入到互聯網以后,整個行業就跟之前完全不一樣了。還有一個行業我覺得就是比較傳統的制造行業,比較傳統的制造行業的特點是產品的同質化現象比較嚴重,各個產品之間的比較優勢并不明顯,舉個例子,如果我們不考慮品牌的話,我們買件襯衫,你會在網上發現各式各樣的,大家都差不多,那這樣的行業比較依賴于它的品牌,渠道和營銷。
   李樹翀:那品牌、渠道和營銷這塊就是像我講的,它和技術創新,它和應用創新的關系并不大,它更依賴于你的模式創新和你的渠道建設,而互聯網在模式創新和渠道建設方面的優勢非常的明顯,所以說,它會很快的介入到這個行業,然后會對這個行業產生一個非常大的影響和沖擊,那現在我們開始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很多的傳統行業中的企業,當然不是特別知名特別大的,特別一些中小企業,已經開始慢慢的成為互聯網平臺的附屬企業,就在整個的價值面的分配當中,已經出現了我個人覺得不是很合理的一個現象。
   李樹翀:就是互聯網原來它作為渠道和消費的入口,它在整個的價值鏈中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它在價值鏈當中分了最大的一杯羹,那我們會發現就是真正去生產衣服,或者我生產鞋子,我生產這樣那樣產品的企業,他們其實利潤是很低的,真正賺錢的是把握住渠道入口的這些大的互聯網平臺,所以我覺得這三個行業受互聯網沖擊是比較大的,但沖擊不大的就是剛才我們講的,王總也講的了,比如像王總他們這樣的企業,在某一個市場上具有絕對的優勢,市場份額非常的大,在產品技術方面的優勢非常的突出和明顯,這樣的企業,受互聯網的影響就相對要小很多。 

主持人:那王總您看,剛才李總也說,說我們的一些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可能不會更多的受互聯網的影響,那么其實我們不可避免的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還是會與互聯網有融合。那在這當中,會遇到什么困難,我們又是怎么克服的。
   王水耀:我說說傳統行業,傳統的制造業,我們在交流過程當中,在互聯網轉型這個過程當中也會有很多的困惑,第一個就是剛才講的,你隨著互聯網的興起,它的生態圈的重建,在這過程當中你要不要去跨界發展,要不要去主導這個生態圈,現在叫跨界原來叫多樣化經營,這里頭既充滿誘惑,也不乏陷阱,這是一個。第二個互聯網給了傳統產業投入和產出的不確定性,傳統企業要考慮。第三個你拿電子商務來說,你搞一個電子商務,原來的渠道就要給打亂,在企業內部可能是一個左右手的博弈,這是第三個困惑。第四個,現在的互聯網公司,它的經濟現在粉絲經濟,眼球經濟。
   王水耀:它這一塊虧錢,占流量,在那一塊虧錢,你傳統企業你舍不舍得這樣去做。傳統企業現在還有一個困惑是在我們國家的政府監管方面,傳統企業的監管和互聯網的監管在我們看來是有差異的,比如說我們講的我們小罐,我們運輸公司必須做化學的運輸,很多的安全知識要求,網上買有300多家店,淘寶店賣我們的小罐,它快遞公司就給你送來,這樣他的成本跟你的競爭還是有差異,這個是我們傳統行業在互聯網過程當中,可能會有的一些困惑, 但不一定總結的全。
   主持人:黃鑫你在平時采訪的時候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嗎?
   黃鑫:你是說困惑還是?
   主持人:對,有一些傳統行業與互聯網融合之后,或者是在發展當中,會有什么樣的困惑?
   黃鑫:跟剛才那個王總說的差不多,就是有一些傳統企業,你包括像前一段時間我們說雙十一,有一些企業就是覺得我線上和線下店不能一樣,就是線下的店還是想要貴一些,線上的店便宜一些,就是它還是不能完全接受這種轉型,但是它的零售在雙十一里的確受到了沖擊。但是有的你像銀泰,它就會非常主動的調整它線上和線下的店,就是還是像王總說的,會有一些企業因為這個政府監管還有它這個企業的戰略布局,然后讓它沒辦法完全像一些小型企業那樣,因為船大不好調頭,船小好調頭。
   主持人:好象最近很流行的一個55度杯,但是好像假貨特別多,我今天早上開車聽廣播,這個企業在研發這個杯子的時候有700多個工程師參與其中,零售價是298元,但是進入了互聯網之后,很多人開始模仿,模仿之后好多的零售價只有幾十塊,100多塊,這樣對這個商家的沖擊是非常大的,李總 你了解這個事件嗎?
   李樹翀:剛才王總其實也講到,知識產權是互聯網現在健康發展的一個障礙,像現在很大的一些所謂的電商平臺,其實最開始就是所謂的賣假貨起家的,那這個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很重要,比如剛才我講的沖擊著傳媒業,現在很多媒體開始在互聯網上被這個內容的侵權搞的壓力非常的大,首先我覺得這個互聯網健康發展必須有一個很好的知識產權的保護的環境。
   李樹翀:互聯網是怎么說,有一本書叫《世界是平的》,互聯網的世界變平了,然后我們消費者面對的是一個非常大的統一的市場,這個市場跟我們之前面對的市場比起來都要大很多,舉個例子,比如說咱們在北京,咱們可能面對的是北京市場,其實每個人只面對北京的一部分市場,我基本只在西邊活動,很少去 CBD,是一個很局限的市場。那現在的市場大了以后,越大的市場越需要有一個非常好的行業規則,有嚴格的行業規則來監管,才能保證這個市場能夠健康的發展下去,而不是劣幣淘汰良幣,所以我覺得這個是一個很典型的案例,而且我覺得近期在媒體這個領域,可能我們還會看到有這些方面的一些爭端出來。
   主持人:進下一個VCR,進入我們的節目的下一個環節。一起來看大屏幕,那么進入我們節目的第二個環節,一起來看大屏幕,剛才這個小片當中講到了兩種趨勢,一種是主動的積極擁抱互聯網,我們剛才講的很多了,還有一種是互聯網對于我們生活點點滴滴的改變,那么李總您覺得這樣的兩種趨勢或者是這種模式的改變,哪一種更具有優勢?
   李樹翀:現在我們看到兩個大趨勢就是所謂的融合,其實這個融合是雙方向的,一方面就是這些大的互聯網企業,特別是平臺式的互聯網企業,開始向傳統行業去滲透,我個人覺得他們可能是覺得傳統行業的互聯網進程有點慢。
   李樹翀:所以他們開始涉足,那我們看到最多的比如說服務行業,因為服務行業剛才我講了他們很容易進去,我們看到的餐飲業,打車各式各樣的服務業,全部被互聯網行業開始快速的滲透,那滲透完了以后,他們開始往傳統的制造業開始去走,但是我個人覺得從目前的趨勢來看,他們可能不會真正的投身于傳統的制造業,因為客觀的來講,這個傳統的制造業對他們來講,利潤太薄,是他們看不上的,他們仍然是想走這種大平臺的道路,舉個例子,比如剛才王總說他們在做醫藥,那可能這些大的互聯網企業,他們想搭建一個大的醫藥的電子商務的平臺,他們希望所有的藥廠都能在他的平臺下進行這種經營活動,這樣的話他就可以把握住渠道,在這個價值鏈分很大的一杯羹。
   李樹翀:它根本沒有必要自己去做,比如說我做一個藥廠,一個是利潤很薄,第二你會失去一個平臺的中立性,這個我覺得是他們不會考慮的,所以他們現在主要的模式還是搭平臺,甚至去幫助一些中小企業去搭平臺,通過企業之間的聯合,實現互聯網和傳統行業的聯合。舉個例子,比如某一家中小企業它實力沒有那么強,資本也不雄厚,在互聯網轉型方面的壓力非常大,那這個時候就會有這些大的互聯網平臺企業和他們合作,讓他們來依靠于這些大的平臺,開展業務,不論是銷售渠道或各方面的工作,甚至我們還看到,包括一些很大型的企業,現在他們拋棄了所有傳統的渠道和電商綁在一起做事情,比如說我了解到的一些家電,電腦,手機的廠商,他們就和某一個平臺綁起來,從最開始的產品研發開始做。
   李樹翀:到最后推出一個特有品牌的產品,比如說某一個品牌的產品,我們可能會發現,為什么這個牌子只在京東上有的賣,淘寶上就沒有呢,其實淘寶上也有,只不過不叫那個名字而已,因為現在互聯網上很多種渠道可以比較價格,比價的最后結果就是剛才王總講的雙手互博,因為大家比較的一定是同一個品牌同一款產品的價格,所以企業很受傷,所以我覺得這個是互聯網企業現在往傳統行業融合的一個做法,那現在傳統行業也在積極的擁抱互聯網,擁抱互聯網就是把互聯網作為一個工具,來提升自己的品牌宣傳的效率,提升自己渠道建設的效率,營銷的效率和管理的效率,這是一方面。。
   李樹翀:然后就是適當的做一些O2O,在O2O方面目前我看到的就是很少有哪個傳統行業的企業,能把自己的真正的O2O,獨立的O2O平臺做的特別好,他們在這個方面也比較傾向于和現有的大的,平臺式的互聯網企業進行合作。所以我覺得現在大家有互相抱團取暖這樣的一個大趨勢,雙方可以說走的越來越近。 

主持人:其實剛才李總這段話里面有一句話我覺得王總應該是很愛聽的,就是互聯網其實對于傳統的制造業可能是影響并沒有那么大,您怎么來看他剛才這個話?
   王水耀:傳統制造業,我們傳統來分的話,不外乎是研發、采購、生產、加工和銷售,在互聯網過程當中,傳統企業你肯定是要去主動的適應變化,這些環節當中,研發是最核心的環節,那么傳統制造業也再嘗試著通過互聯網來發布一些技術的難題,這是一種智略的眾籌,有人說,愛因斯坦時代有互聯網的話,那個時代可能是50個愛因斯坦,不是一個愛因斯坦,那么大企業你搞制造業的時候,你搞研發的時候能不能用上互聯網。你的研發環節是這樣,你的采購環節,你能把SM全球供應鏈給整好,你的生產制造,你的自動化,你的執行和現場的控制,你的銷售環節能不能很好的跟互聯網公司,跟電商融合。所以我認為,一個傳統企業,互聯網不來改造你,你自己也要主動的去改造自己。
   主持人:那說到這了,不管說傳統制造業也好,什么樣的行業也好,在互聯網這樣一個大背景下,它還或多或少像剛才王總說的,它不來改造我,我自己還自己要發生改變,那您對于這個傳統的行業它的改變有沒有一些什么建議?
   李樹翀:我個人還是很建議傳統行業積極擁抱的互聯網,剛才王總其實也提到了,互聯網是一個很好工具,如果你用的好,其實在各個方面它都能發揮作用,剛才王總舉了一個例子,可能大家很少提到了,就是其實在,研發或技術創新方面,互聯網也是有作用的,在你各個方面的創新,在你所有需要提高效率的地方,如果你能夠很好的運用互聯網這個工具,理論上來講都能夠為你效率的進一步提升做工作。
   李樹翀:但是關鍵是要量體裁衣,而且要量力而行,就是說你做的這個東西一定要適合自己,一定要真的能夠起到作用,第二個就是說,一定要根據自身的能力水平,制定一套自己的互聯網方案,或者叫O2O的方案,因為這個投入也是蠻大的,大家都覺得這個傳統行業好像投入很高,互聯網很簡單啊,在網上發份稿子就完了,其實沒有那么簡單,現在入口的成本變得越來越貴,很昂貴的成本,而且它和你傳統的很多渠道會產生一個很強大的沖擊,你如何取舍,如何平衡好線上和線下,我們不能光想線上不考慮線下。
   李樹翀:從傳統行業來講,咱們國內比較知名的一些白酒的企業,一家白酒企業,我們不說哪一家了,非常非常的知名。
   主持人:我們都懂我覺得,最近廣告做得很大。
   李樹翀:最近這個銷量各個方面影響是非常大,然后它其實也在主動的擁抱互聯網,在擁抱互聯網的過程當中選擇剛才我說的那個模式,和現有的很成熟的大的平臺進行合作,做這個東西,但是做了以后呢,那這個價格各個方面不像之前它的渠道,控制非常非常的嚴格,那就控制不住了,特別是趕上這個節那個節的,就HOLD不住了,它一HOLD不住那現有的所有的渠道那就不干了。
   主持人:動了別人的奶酪了。
   李樹翀:我建了那么多專賣店,在北京那么繁華地段,雖然門臉不大也好多錢,而且你要求我不能夠低于多少多少價格賣,結果你互聯網上隨便賣,所以這個沖擊是很大的,那你怎么樣去取舍?你敢不敢完全拋棄線下呢?
   李樹翀:我覺得這個現在很多企業面對一個非常艱難的選擇,做O2O的時候,線上和線下如何協調發展,這個其實并不容易,就像王總講的,互聯網的規則相對來講少一些,大家腦子又活,所以各式各樣的情況都有可能發生,所以我覺得這個可能是一個要考慮的問題。
   主持人:您說的這個我也有感覺,因為最廣播里面這個產品的廣告投放量非常的大,感覺他們的這個產品可以以很低的價格買,雖然它這個廣告可能沒有那么高含金量,但是我覺得難道這個品牌就這么接地氣了嗎,我當時就有這種感覺跟您的感覺一樣,但是我沒有辦法把它說的那么理論化。
   李樹翀:這也是互聯網的力量,互聯網讓整個市場變得平了,互聯網讓所有的暴利行業無處躲藏,因為行多行業是暴利的,但在互聯網領域,理論來講它是一個全球化的市場,這個競爭可想而知有多么的充分和激烈,在這個時候你要想保持住你的暴利,難度是非常非常大的,像我們之前去專賣店,買一雙國外高端運動品牌的什么服裝和鞋子,發現這個價格很貴,每雙鞋子都要一兩千塊錢,后來發現有了電商了以后,價格下來好多。
   黃鑫:我覺得這個其實就是李總說的,就是互聯網的本質就在于它讓信息對稱了,它讓信息透明了,所以有了電商以后大家對這個物品不像以前在商場還要討價還價不知道到底多少錢,現在甚至還有比價網,非常的方便,所以我覺得這也是互聯網給人們帶來的改變。
   主持人:也改變了我們這種生活方式,因為我現在到那個實體去買東西的話,如果服務員很高傲的跟我說,除了那些一線的大品牌,這沒辦法,這國內和國外基本上都是一個價錢,它會很高傲的跟我說,不打折,那這個時候我就會上網去查一下,這個東西到底在網上有沒有,而且到底是不是正品,有沒有折扣。
   李樹翀:然后我會考慮思量再三我是要買還是不要買,不是說錢多少的問題,我就不想做冤大頭。
   黃鑫:現在業界不是說有很多線下實體店已經變成陳列館了,就是消費者會去看一下,最后回網上去買。
   李樹翀:其實這個問題,黃鑫說的問題,我還專門做過小小的研究,實體店就完全是試衣店嗎,大家看了又不會買,然后你在那么黃金一個商場里面,租那么大的一個房間,有必要嗎,這樣大的投入到底有必要嗎。
   黃鑫:是不是受眾群還是不一樣,比如說這個歲數大的。
   李樹翀:其實我覺得是這樣,我也做過小小的研究,包括圈內也有過交流,其實這就是O2O,如果完全沒有了線下,線上會受到嚴重的影響,特別是一些大品牌,像您講的一些高端的東西。
   李樹翀:那些奢侈品的選擇很簡單,我還是主攻線下,因為我是個暴利行業,我不能把這個東西像白菜一樣的去賣,那很多這些有實體店,它在很多商場門口都有很多很多的海報,那里面會進入很多很多的品牌,包括機場。舉個例子,有一個品牌,你在幾個大商場,或者機場中看得到的時候,它這個品牌的廣告效果可能大過它的投入,所以我覺得線下這個東西短期來看不會取消,那我們也看到一些所謂服裝品牌,所謂的只走線上,那我們也看到很低端的白菜價,一件T恤賣個20、30塊錢那種,它就是玩這種,我就是把所有的渠道都省了,我就是便宜。
   王水耀:完全同質化的產品。
   李樹翀:對,完全同質化。
   黃鑫:這個我也挺有體會的,那會兒團購網站剛剛興起,我覺得這個是O2O的典型的模式,當時剛興起的時候,我們可能就只會去選團購的餐飲,或者是服裝,但是這個發展到現在,我們還是去網上有目的的去尋找一些平時我們很了解的,一些知名的企業。
   主持人:看看有沒有在優惠,比如坐在餐廳里面,我看看還有沒有團購,我現團一個,我們經常同學聚會就是這樣,現團一個然后問服務員可以嗎,服務員說可以用,趕緊購買,經常會這樣。
   黃鑫:隨時退貨,免預約了。
   李樹翀:我現在已經完全是這種模式了。
   王水耀:預約還要再團購一些。
   主持人:對。
   李樹翀:對,這個變化就像我剛才講,是一個質的變化,就是從最開始我們是先選擇團購,再選擇自己吃什么,那現在就是我先考慮我要吃什么,然后再考慮它是否有團購。
   黃鑫:這也是王總說的,就是自己的產品要先過硬,然后再關注用戶體驗。 

主持人:我們還是回到這個企業,那王總您看我們有了互聯網思維,有了模式的轉變之后,對于我們的這個管理方面,有沒有一些影響,我們又怎么失去適應的呢?
   王水耀:就像我說的這個制造業行業四個環節,那你這個把這四個環節進行有機的結合,你的管理肯定要依托互聯網,剛才講的,用SM系統,你把供應鏈給整好了,你用CRM系統,你更好的發現客戶的需求,你用ERP系統來提升企業的管理效益,這個管理的變更,我可以說不是在互聯網產生才被改變,計算機出來以后,就一直在改變著我們的管理,企業來說一邊是客戶的體驗,一邊是內部的效率的提高,這個上頭,我認為企業一直都在變化當中。
   主持人:那您覺得作為管理者來說怎么去應對變與不變呢,在這個當中?
   王水耀:企業百變不離其宗,最后不變的那肯定是如何更多更好更快,成本更低的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這個是不變的。
   主持人:這個是不變的,這是我們一以貫之的宗旨。
   王水耀:你所有的新興企業也好,傳統企業也好,這個是它不變的東西。
   李樹翀:我覺得王總剛才說出了企業發展和競爭的本質,這個是永遠不變的,互聯網仍然是工具,如果企業原來的信息化系統在企業內部,可能未來的趨勢是把企業內部的管理和信息化的系統和外部的一些公眾的互聯網打通或者融合,當然現在也有很多一些新的技術包括大數據,數據挖掘,各種各樣的技術,包括工業4.0可能也是這樣,就是一個大網絡的一個概念。
   李樹翀:因為我們不論怎么樣做,肯定都需要信息交互,我們從最開始的什么通信基本靠吼的時代,發展到現在,我覺得這個是非常大的進步,那各個環節包括企業的管理和生產線管理,還有我們的產業鏈上下游,還有我們和用戶,我們和供應商,各個環節之間其實都需要信息交互,那如何能把這張網織的完美了,我覺得那個是我們終極的發展目標。
   主持人:那么我們聊了這么多,這個產業之間的融合、互聯化,我們說現在有人提出產業互聯網的概念,那么與消費者互聯網的概念可能會有一些區分,在這個當中我不知道二位專家是怎么來看的,剛好借這個機會請教一下,王總您有沒有什么看法?
   王水耀:剛才已經談到了,這個互聯網在我們國家流通環節走的風聲水起,而且這個轟動效益也特別大,所以把互聯網作為一個消費互聯網時代,其實作為產業來說,也一直在運用互聯網在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王水耀:那么接下來可能是流通領域的互聯網,不可能像原來那么爆發性增長,那么生態行業通過一定的積累,通過一定醞釀以后,通過互聯網來鞏固來發展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可能會走向一個新的一個高潮,剛才李總講的就工業4.0可能是未來的一個趨勢。
   主持人:現在這個詞很熱,動不動就是工業4.0,什么創新,好多論壇都在提這個概念。
   李樹翀:這個工業互聯網,我覺得,我理解它是一個更大的概念,我們傳統的所謂互聯網就是互聯有這樣的一個網,其實它之前就是一個信息交互的這樣的網,我們主要用它信息交互,這個信息交互可以是人和人,也可以是人和機器,或者機器與機器之間的交互。
   李樹翀:我個人理解,工業互聯網是幾條鏈條組成的一個非常復雜的,涵蓋面很廣的一個網,我能想到有幾個鏈條,第一個鏈條就是企業內部的整個互聯網化,從它整個的企業管理系統,到它整個生產制造的全流程的互聯網化,就是前部要聯網,這是一個鏈條。第二個鏈條就是從消費者最初的需求,到產品的研發,制造,生產,到最后的物流、配送,一直到消費者手里,這樣一個閉環的鏈條,這需要聯網。第三個就是整個企業之間的產業鏈上下游之間的,包括原材料采購供應整個大產業鏈當中這樣的一個聯網。
   李樹翀:還有一個就是大行業之間跨行業的聯網,就這幾鏈條要全部聯在一起,之間全部能夠互通,我覺得這樣的網絡才能叫做工業互聯網,那就可以實現,我們描繪的下一個時代,或者很快將來的那個智能制造時代。我們的這個生產模式是什么樣子呢,生產模式是比如說我們在這里看上了哪一件襯衫,我覺得很不錯,然后這個公司應該已經有我個人的尺寸,然后我說我要訂一件什么什么樣的,當然我可以選,我說要這樣的領子,要這樣的袖口,要什么顏色的什么材料的,然后這樣的一個信息,就會發過去,那企業會搜集很多很多這樣的信息,根據它的訂單的情況,它會有原材料的采購那邊全都智能化的進來。
   李樹翀:然后整個生產線上各個環節根據不同的訂單得到最高效的利用,舉個例子比如說它分五個環節,其中有三個環節可以同步進行,那這期的訂單非常大,都集中在一環節,那這個時候,他就要拿出一部分一環節的產品到三環節先生產,這樣大家可以并行,實現生產線上的智能化產能的配備,然后最后打好包,通過物流各方面的體系送到消費者手里,所有的這些鏈條,就我剛才講的四大鏈條都聯系在一起,這是我對所謂工業互聯網的一個理解,它比我們傳統的互聯網要大很多。 

主持人:剛才其實聽了二位這個描繪,我們對于未來的這種工業互聯網甚至于未來的發展有很多的期許,那么也聊了這么多,我們在節目的結尾,一起來梳理一下,現在中國互聯網的浪潮對于整個的產業發展的推動達到了哪一個步驟,在哪一個程度上面?李總先。
   李樹翀:我覺得目前看,互聯網對于我們整個產業界最大的改變仍然主要集中在模式創新上。
   主持人:還是您剛才說的那個模式創新。
   李樹翀:基本上我們看到最多的就是,它改變最多的一個是渠道,一個是用戶體驗,這是它最強的兩塊,那剛才王總也講到,其實在很多方面,包括進入到工業互聯網時代以后,那互聯網和工業深度融合要改變的就不僅僅是模式創新,它能夠真正的大規模的大幅度的提高我們整個生活效率,我們的研發效率。
   李樹翀:那現在我們可能提高的主要就是一個渠道的效率,或者說營銷的效率,或者說品牌推廣的效率,這些都是在模式層面的,但是企業最根本的還是需要用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研發生產出來最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在這個過程當中,互聯網是否還能夠真正的繼續發揮作用呢,我覺得是可以,那就需要互聯網和工業領域在各個環節,再進一步的深度融合,而不是簡單的開網店,其實互聯網也沒有那么簡單,他們蘊含的潛力也蠻大的,所以我覺得這個是未來發展的一個大的趨勢,我們會看到互聯網技術真正的顛覆我們整個的產業界和我們的生活,當然在這個過程當中,也配合著很多,什么IT技術,物聯網技術,這些也算大數據這些相關的技術都會融合到我們的工業當中來。
   主持人:剛才看到王總也是頻頻點頭,你還有什么要補充嗎?
   王水耀:沒有補充,沒有研究。
   主持人:那好,那我們在最后也請二位專家暢想一下,或者是我們自己對于互聯網與產業融合,未來發展的希望和期許,正好我們這也是年初,我們對未來有沒有自己的一些想法?王總您先開始。 

王水耀:我們前一段看到有一個萬達和阿里的一個對賭,那么這個可以說是互聯網和傳統產業的碰撞,那么我們很高興的看到,慢慢的相互都在融合,在滲透,那么這是一種碰撞到融合,那我們的理解,到最后現在有互聯網企業,有傳統企業,到最后融合以后,可能以后就沒有這個詞了。
   王水耀:互聯網的一種思維,互聯網的一種工具,互聯網的技術很好的運用到傳統行業上面去,來改造我們的傳統行業,更好的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是一種高度的融合,我的理解是最后傳統企業,互聯網企業將成為一個歷史的名詞。
   主持人:就是打破之間的這種邊界了,李總。
   李樹翀:我同意剛才王總講的,這個融合的趨勢就是最后大家邊界越來越模糊,最后合二為一,那現在我們在分傳統企業和互聯網企業,那未來所有的企業它的整個生產,制造各個環節都會用到互聯網,就是說可能互聯網技術在企業創新當中會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那你說這個企業它是互聯網企業,還是傳統企業呢,從產品來講它是傳統企業,但是它整個的所有的管理,它的營銷,它的品牌建設,渠道建設,全部都是用的互聯網的工具在做的。
   李樹翀:所以未來就像我特別同意王總剛才說的,未來可能不存在所謂的互聯網企業這樣的概念了,我個人覺得互聯網這個還會存在,互聯網的未來會作為一種服務的形式,它和眾多的服務行業是一樣,它和餐飲這些服務行業,你是做餐飲服務,我是做互聯網服務的,因為我們還需要互聯網的平臺,它是會成為我們眾多服務行業當中的一個,而不是像現在把互聯網和所有行業對立開,互聯網是互聯網,世界上只有兩個行業,互聯網和非互聯網,我覺得未來不是這樣的,包括這些傳統行業在擁抱互聯網的過程當中,在隨著多年的技術的研究和發展,他們對互聯網的掌握可能會更深,而且未來我們的生活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我們未來可能絕大部分的消費,一些商業方面的行為,可能都會發生在互聯網上。
   李樹翀:就像手機時代一樣,就像這個手機,早些年,十幾年前的時候,那時候拿著手機還是很強大的,是一個身份地位的象征,很強,那發展到今天,手機是什么,手機就是一個工具,當然我們不能沒有它,但是反過來有它也沒什么。
   主持人:也不能證明什么。
   李樹翀:對吧,也沒什么了不起來的,互聯網未來就是這樣,現在有哪個企業說,我做了一個電商,我做一個O2O,我內部又上了一個什么網,覺得還很高大上的樣子,未來這些東西都是標配,我覺得這個就是所謂的世界大同的趨勢。
   主持人:黃鑫你的期許?
   黃鑫:我回到最早那兩個字期待,就是我覺得就像剛才李總說的,互聯網對傳統產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改變就在于互動,剛才也提到工業4.0,還有工業互聯網,其實很重要的一個就是它在這個過程中,發生了一些互動的改變,比如現在特時髦的3D打印,就是它會根據環境,根據材料改變個人定制,私人定制的烙印更明顯了,然后我們也是希望這個互聯網對傳統產業的改變更多,給我們帶來更多的驚喜。 

主持人:其實我真的發現是英雄所見略同,我的老師在給我們上課的時候說,期待未來的發展,他說未來可能就不存在傳統的媒體的主持人和新媒體的主持人,他更多可能就打破了這個界限,其實道理是一樣的,在未來發展當中,界限越來越模糊了,也許就是只有這樣的一種服務和一種工具而已,那么再次感謝今天幾位作客我們的節目,也感謝各位的收看,更多精彩內容我們也期待與您分享,我們下期再見。 

http://www.ce.cn/cysc/ztpd/14zt/hlwctxgx/index.shtml

友情鏈接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Produced By CMS 網站群內容管理系統 publishdate:2024-10-24 13:26:04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景泰县| 杭州市| 汶川县| 连云港市| 江津市| 七台河市| 印江| 哈尔滨市| 巴中市| 泸州市| 东丰县| 怀集县| 德阳市| 云梦县| 巨鹿县| 甘肃省| 从江县| 韩城市| 马尔康县| 梁平县| 连江县| 沈阳市| 平陆县| 财经| 永胜县| 灵璧县| 科技| 绵阳市| 荥阳市| 长宁区| 湘西| 安龙县| 葫芦岛市| 社会| 湖南省| 左贡县| 恩施市| 沁水县| 德江县| 富阳市| 永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