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藍天上虞基地 向高精尖目標做大做強 |
時間:2012-03-29 來源:上虞日報 視力保護色: |
致力打造成為有行業話語權、帶動力強、支撐作用明顯的創新型基地—— 中化藍天集團上虞基地主要從事ODS替代品、氟樹脂、氟涂料、氟精細等產品的生產經營,其中含氟膜制品、含氟中間體等系列產品的技術水平和市場份額處國內領先地位。 2011年度,上虞基地營業收入邁過10億元,利潤總額創歷年新高,繳納各項稅款成倍增長,各項社會捐款40萬元。 做強途徑之一:加快轉型升級步伐 加速向產業高端發展 徐建新原來在寧波石化基地一家企業做基礎化工,一年多前,受中化藍天集團委派,出任中化藍天上虞基地總經理。 這位早年畢業于江西財經學院的老總溫文爾雅,說起話來慢條斯理,有著十分敏銳的思維和寬廣的視野。 3月15日下午,在杭州灣上虞工業園區中化藍天上虞基地,徐建新徐徐展開了一幅宏偉的上虞發展藍圖:我們正向“高精尖”目標做大做強,致力打造成為有行業話語權、帶動力強、支撐作用明顯的創新型基地。 中化藍天集團是央企中國中化集團和浙江省國資委合資設立的企業,主業定位于發展氟化工,去年集團以130億元的銷售業績成為中化集團化工板塊的主要平臺。 創下銷售新業績的中化藍天上虞基地,盡管去年業績只占到集團的十分之一,但是,徐建新表示,“在中化藍天未來的三年規劃中,上虞基地卻是集團一個舉足輕重的高端產業基地。” 這話的一個背景是,去年12月1日,中化集團總裁劉德樹、副總裁韓根生專門聽取中化藍天未來三年規劃。劉德樹在會上強調,中化藍天一定要集中精力發展氟化工主業,不辱使命;抓住市場機遇,迅速地擴大市場占有率,增加收益;要強化對投資項目的研究、建設和管理。 中國中化集團位列世界500強168位。2011年實現銷售收入4500億元,利潤135億元。徐建新說:“劉德樹總裁寄望于中化藍天氟化工主業,未來三年規劃目標是實現氟化工行業國內第一、全球前十,這既是中化集團對我們的要求,也是我們未來發展的使命所在。” 據介紹,中化藍天集團在氟化工領域主要有三大產業組成,其一是螢石氫氟酸為主的資源原材料,分布在江西、福建、湖南、貴州等地;其二是以制冷劑、滅火劑、發泡劑為主的ODS替代品,分布在江蘇太倉和西安等地;其三是氟精細和氟聚合物,這是氟化工領域中附加值最高的高端產品,產業基地就在上虞。 氟精細和氟聚合物一直是國際氟化工的當家產品,附加值有多高?徐建新說:“是螢石氟化工基礎原料的500至5000倍。包括蘇威、杜邦、霍尼韋爾在內的國際巨頭,一直在加大對高端氟精細以及氟聚合物的投入,而在國內,大多數企業的產能特點主要還是在低端。向高端發展,正是當下我們的戰略選擇。” 根據上虞基地目前的發展現狀和集團發展戰略,徐建新表示,我們的氟精細和氟聚合物產業必須向“高精尖”目標做大做強,而做強的路徑之一,就是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加速向產業高端發展。 “上虞基地的發展思路,就是以研發技術突破和合作重組為手段,以含氟膜制品、含氟樹脂、含氟涂料、含氟中間體為核心產業,同時選擇性開發多個氟精細、氟聚合物新產品,使氟精細和氟聚合物業務躋身國內主要生產商行列。”徐建新娓娓道來。 做強路徑之二:爭取國際合作 爭取引進重大項目 在國內業界,增值度是氟化工基礎原料500至5000倍的氟精細和氟聚合產品,緣何一直徘徊在產業低端?徐建新道出個中緣由,“中國的氟化工與國外跨國公司的主要差距也在這個領域。氟化工產業中的這些高端品牌,要么被國外企業壟斷,要么因為技術原因沒有開發。解決途徑有二,一是自己研發,二是與國際上想進入中國市場擴大產能的企業合作。其中,和國際巨頭合作,是一個加快發展的途徑。” 早前,中化藍天上虞基地也正在與某跨國公司進行合作商談,雙方將展開戰略合作。“如果合作成功,不僅僅是園區又引進了一家跨國集團公司,更重要的是將對我們的產業提升和核心競爭力增強帶來深刻的影響。”徐建新說。 “爭取重大項目引進,是我們確保實現戰略目標的路徑選擇。三年內,我們將投入10多億元,其中已確定的項目有數億元。”徐建新告訴我們,“今年主要的工業投入項目有含氟膜制品和含氟中間體項目。” 據介紹,目前中化藍天含氟膜制品項目已落戶上虞園區,項目完成后將形成含氟樹脂——含氟膜——太陽能背板的完整產業鏈,打造與之相關聯的多品種功能膜產品基地。 據了解,作為一種獨特的氟材料,含氟膜制品具有優異的耐候性、耐化學品性能、良好的機械性能、耐高溫性能和自潔性,使用壽命超過25年,屬國家重點發展的新能源新材料產品。 徐建新不無自豪地說:“這一項目將打破國際巨頭的壟斷,填補國內領域空白。我們準備同時在氟材料公司現有廠區新建廠房,實施含氟樹脂項目,為含氟膜制品項目配套生產。 含氟中間體系列產品是中化藍天上虞基地的核心產品,目前占據國內市場的60%。為進一步擴大產能,上虞基地準備繼續加大投資,把含氟中間體系列產品打造成為中化藍天氟精細領域的龍頭產品,成為國內含氟中間體系列產品的引領者,目標直追跨國公司。徐建新說,我們將利用現有廠區新建廠房,今年啟動基建,為含氟中間體產品的長遠規劃進行原料配套生產,同時對下游多個品種進行開發生產。 未來發展中,上虞基地還將積極引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徐建新說,通過項目搬遷和并購等途徑,著力在其他萬噸級含氟中間體產品上有所突破,以此提升上虞基地的競爭實力,使之真正成為中化藍天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王引平所提出的“在國內重要的主基地,并且是高端領域基地。” 做強路徑之三:加強技術創新力度 加強安全環保管理 要開發高端產品,樹立高端品牌,科技創新無疑是重大的支撐。徐建新說,上虞基地為了實現氟精細和氟聚合產業在中化藍天集團中“二立”的支撐局面,必將積極加大科技創新步伐,緊密實施技術創新工作。具體有三個路徑: 第一,依托浙江省化工研究院近300人的科研團隊,把科研創新作為戰略支持。為了突出產學研結合,中化藍天集團已將浙江省化工研究院3名中化高級專家、1名博士和10多名碩士充實到上虞基地生產一線。同時還將加大招聘力度,計劃再引進20名中高級科技人員。 第二,加大科技投入,整個中化藍天集團計劃三年規劃科技投入,其中70%屬于上虞的氟精細和氟聚合領域,充分顯現出集團對上虞基地的高度重視,也真正體現出高端產業的科技支撐。 第三,加快科研成果的產業化,公司承擔的含氟膜和含氟樹脂2個國家863計劃補助項目,將堅定不移地邁開產業化步子。同時,成立負責工程放大的工程研究所,今年計劃實施有市場潛力的15項中試項目。 “上虞基地有兩大發展使命,一是要成為中化藍天的氟精細和氟聚合業務主基地,這是中化藍天未來的核心競爭力所在,一是要成為浙江氟化工業務的主基地之一。”徐建新說,“未來發展中,我們必須整合生產、研發力量,加強對外技術合作,突破裝置瓶頸,優化生產工藝,加快新技術開發,以此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 作為一家化工企業,徐建新在對話中也重點談到了企業的安全環保問題,他說,我們是一家以藍天命名的公司,產品也大都屬于綠色環保產品。但是,也勿庸諱言,化工企業的生產環節本身存在安全問題,需要我們牢固樹立“安全環保工作是企業發展的首要條件” 這一理念,“實現安全、清潔生產,是我們義不容辭的法定義務和社會責任。” 據介紹,近幾年中,中化藍天上虞基地每年投入6000萬元進行設備更新和本質安全改造,已相繼淘汰了工藝不成熟、安環壓力大的BIT殺菌劑、APP阻燃劑和有機硅項目,并對固廢倉庫和環保車間進行了升級改造。 “安全環保,是我們做強企業的根本保障。今年,我們將進一步強化落實HSE安環責任制,開展體系建設,加強員工培訓和班組建設,加強隱患排查,繼續投入近6000萬元進行設備更新和本質安全改造,全面實施對危險工藝的四重保護,積極應用先進的安全分析工具,堅持走源頭治理,隱患消除之路,真正實現企業與社會環境和諧發展。”望了一眼窗外春天里的綠樹,徐建新極有責任地說。 作者:鄭志勛(文) 韓堅(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