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20次入圍世界500強企業的危機感 |
時間:2011-01-21 來源:英才 視力保護色: |
連續20次入圍世界500強企業的危機感 剛剛過完60歲生日的中國中化集團公司,再一次入圍《財富》全球500強企業。從1989年首次入圍算起,已20次。提起“獨領風騷”的秘訣,總裁劉德樹的解釋是,“企業一定要保持很強的危機感,對外部環境的變化非常關注、非常敏感,能根據變化的需要,及時進行調整和創新,不斷去培育和發展核心能力,只有這樣才能避免曇花一現。” “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是中化集團的內部名言,也詮釋著劉德樹謹慎的管理風格。2010年,由必和必拓收購加拿大鉀肥公司為導火索,燃起的那場沸沸揚揚的國際鉀肥大戰,最終中化集團能夠獨善其身,或許就是源于劉德樹步步為營的管理模式。 由于起家于“外貿公司”,中化集團在“外部擴張”上更是不拘一格,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在美國等地收購企業,投資建廠,可謂中國企業國際化的先行者。但是劉德樹卻說,“中化目前的國際化還處于初步階段,我們的國際化之路還很長。” 用劉德樹自己的話來說,“內部管理”和“外部擴張”是企業發展不可或缺的兩個輪子。正是這一戰略才使得中化從外貿企業成功轉型為能源、農業、化工等產業領域的“主力軍”型企業,實現了艱難的蟬蛻。“傳統的進出口代理經營模式走到了窮途末路,我們必須尋求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新經營模式,否則就是死亡。”劉德樹說。 如今,中化集團已經轉型為一家產業服務型企業,圍繞能源、農業和化工三大核心領域,通過上下延伸和國內外延伸,建立完善的產業鏈,形成有限相關多元化、各板塊協同發展的經營格局,在市場上形成了一定的競爭優勢。但是,“我們不能單純依靠自身的積累,也不能搞‘大而全、小而全’的全能型經營模式,更不能盲目‘上項目、辦實業’。”劉德樹將中化集團的成功轉型稱為“再造中化”。不過,雖然轉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劉德樹卻認為“中化的產業基礎還很薄弱,主營業務在相關產業中的地位還不穩固。”用他的話來形容,就是依然“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