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五大油企:“圍城”的出與進(回顧2009) |
時間:2010-02-08 來源:中國能源報 視力保護色: |
《 中國能源報 》( 2010年2月8日 第 13 版) 業績概述:2009年,中化集團堅持“完善產業鏈條、夯實產業基礎”的能源業務發展戰略,取得了一系列新的進展。 一:勘探——向石油上游延伸戰略取得重大進展。在上游資源獲取方面,公司加大新項目并購力度,成功收購在英上市能源企業Emerald公司100%權益,此次收購進一步擴大了公司油氣儲量規模,優化了油氣資產結構,標志著公司上游業務在南美和中東地區的戰略布局已初步形成。 中化集團在國內外現已擁有25個油氣合同區塊,在其中11個區塊擔當作業者,截至2009年底擁有權益內剩余油氣可采儲量2.34億桶。 此外,公司通過開展多項課題研究,在區域油氣資源戰略選區評價、圈閉綜合評價、裂縫型油藏地質建模、氣藏數值模擬等幾項技術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并在公司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和戰略選區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煉化——泉州石化項目核準申請報告已正式上報國家能源局,正積極推進項目環評工作。 三:倉儲物流——石油倉儲業務以開拓長包客戶和國際化業務為核心,強化一體化經營,取得長足進步。在倉儲項目建設方面,東方儲罐改擴建項目3月實現竣工,中化揚州倉儲項目4月投入運營,中化興中30萬噸級碼頭項目建設較計劃提前3個月竣工,天津倉儲和興源成品油二期二階段項目進展總體順利,中化格力二期項目建設工作穩步推進。這些項目建設,使中化集團在珠三角、長三角和環渤海地區的倉儲戰略布局進一步完善,倉儲商業運營罐容超過300萬立方米。 繼承擔國家原油戰略儲備任務后,2009年中化集團又承擔了國家戰略儲備成品油的接收和代儲任務。 四:貿易分銷——原油貿易、輕油進口、輕油分銷零售等業務業績再創歷史新高。公司大力拓展核心商品和核心業務,不斷提升經營內涵。原油業務積極完善復合型交易模式,全年轉口超過2300萬噸。輕油分銷企業在終端銷售方面邁出了新的步伐,2009年終端銷量同比增加20%。同時,輕油分銷網絡建設順利推進,設立遼寧分銷公司,進一步完善了環渤海地區的分銷網絡布局。加油站零售業務深入推進精益管理,持續降低經營和工程建設成本,部分關鍵指標達到行業先進水平。截至年底,公司運營油站已達約150座,局部地區的零售網絡已初步成型。 點評:作為中國曾經最大的石油進口商,中化集團正在不斷完善從勘探開發、煉制到分銷、零售的完整產業鏈條,努力夯實石油產業基礎。 有業內人士曾說過,中化在獲利能力上真正的“殺手锏”,在于其在國內外市場積累了50多年的資源、渠道和運作經驗。憑借在中國最早開展石油貿易的先天優勢,近年來,中化在具有傳統優勢的石油國際貿易和倉儲物流領域實力持續增強,而且上游勘探開發業務逐步發展壯大,已成為一家上下游一體化、特色鮮明、在行業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家石油公司。2009年,中化更是加速推進夯實產業基礎的步伐,泉州石化項目的推進、中化揚州倉儲項目、中化興中碼頭項目的完工投產使得中化業務更為全面地覆蓋了長三角、泛珠三角和環渤海三大經濟前沿地區。 盡管如此,中化集團的短板仍然明顯。若想成為產業基礎雄厚的國家石油公司,強大的上游資源獲取和下游煉制能力缺一不可。對于想同時在能源、農業、化工三大核心業務領域齊頭并進的中化來說,在其他業務保持原有規模甚至擴大的前提下,顯著提升石油產業鏈各個環節的規模實力尚需時日。 原文鏈接:http://paper.people.com.cn/zgnyb/html/2010-02/08/content_447360.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