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標走向世界正當時 |
時間:2009-10-27 來源:知識產權報 視力保護色: |
“20年來,我國已經基本建立了比較成熟的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體系,基本建立了一支業務熟練、本領過硬的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隊伍,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體系的知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中國的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10月18日,中國加入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體系20周年座談會在京舉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副局長付雙建指出,我國加入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體系20年,為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提供了有力支撐。 彰顯成績 “截至今年9月30日,中國受理商標國際注冊領土延伸申請累計13.99萬件(一標多類),年受理延伸申請量連續4年在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聯盟成員中位居第一;國內企業或者個人提出的商標國際注冊申請累計9477件(一標多類),年申請商標國際注冊量連續4年在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聯盟成員中排名第八,在發展中國家成員中排名第一。”付雙建指出。 1989年7月4日,我國向WIPO遞交了加入《馬德里協定》的通知書,同年10月4日,《馬德里協定》對中國生效,中國成為《馬德里協定》的第28個成員國。《馬德里協定》也成為我國加入的第一個程序性知識產權國際條約。 據了解,1990年,國家工商局商標局收到指定中國的領土延伸申請為2048件,收到中國企業提交的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申請僅40件。而在2008年,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收到的指定中國的領土延伸申請達到了1.7829萬件,中國企業申請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1574件。如此快速的增長,充分彰顯了我國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體系的建立和我國企業走向世界的步伐在加快。 從效率到效益 “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體系特別適合我們的出口商品商標的海外保護,可以有效解決由于出口市場多、市場變化快而帶來的商標使用和商標儲備之間的矛盾。”中國中化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化集團)副總裁潘正義提到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時感觸頗深。 據了解,到目前為止,中化集團通過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體系進行了16個國際注冊申請,所申請注冊的商標數量相當于通過逐一國家注冊541件,覆蓋國家60余個,節約費用400萬元人民幣。 潘正義算了一筆帳,3個類別、60個國家的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費用,僅相當于1個類別、10個國家的逐一國家注冊申請的費用,為企業節約成本,可謂“省錢”;通過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體系,大約可在2年內完成多個國家的商標保護,可謂“省時”;使用一種語言、填寫一份申請書、繳納一次費用,就可以一次申請多國保護,一次續展多國有效,極大地提高了企業商標海外注冊效率,可謂“省力”。 廣闊天地大有可為 “實施‘走出去’戰略,是中國企業提高國際競爭力的必由之路。而商標的國際保護則是企業在實施‘走出去’戰略時應優先考慮的問題。只有商標先行,在海外取得商標保護,商品才能在海外安全銷售,圍繞商標進行的宣傳營銷才有保障。”付雙建強調。 商務部條法司副司長李成鋼也表示,通過商標國際注冊,我國企業可以將自己的品牌推廣到海外,從“貼牌”發展到“創牌”,在對外貿易中不斷培育,提升自主品牌價值,使擁有自主商標的出口產品和服務在對外貿易中的份額大幅提升,從而提升我國對外貿易的增長方式和質量。
對此,付雙建表示,要努力拓展國際交流合作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提高我國在商標領域的國際地位;加強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宣傳、培訓和咨詢,積極培育我國自主國際商標,充分發揮商標在建設創新型國家中的重要作用;還要加強各相關部門和機構的交流合作,建立商標國際注冊和維權數據庫,為企業海外維權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務。 “我們堅信,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體系將繼續為更多的中國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提供有力支持,為企業開拓和發展國際市場立下頭功。”付雙建強調。(知識產權報 記者 張海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