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23日 經濟日報
本報記者 梁樺 日前,中化集團公司在京發布2006年度社會責任報告并宣布建立定期向社會發布責任報告的制度。中化公司總裁劉德樹表示,中化公司不僅承擔著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經濟責任,還承擔著重要的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
作為中國最早進入《財富》全球500強的企業之一,中化公司2006年名列第304位。中化公司是中國最大的化肥產供銷企業和重要的化工產品營銷服務商。
中化公司《2006年社會責任報告》中的責任目標主要包括5個方面:一是回報股東、資產增值,成為國家滿意的企業;二是關愛員工、共同成長,成為員工熱愛的企業;三是服務客戶、合作共贏,成為客戶信賴的企業;四是保護環境、節約資源,成為與自然和諧相融的企業;五是遵法自律、道德高尚,成為社會尊敬的企業。
公司以優良業績實現了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圓滿履行了對股東(國家)的商業責任,2004年和2005年連續兩年被國資委考核評為A級企業,2006年公司業績再創新高,圓滿完成了國資委各項考核指標。
責任報告顯示,中化公司致力于為“三農”的發展做貢獻。2003年以來,開展以“送科技、送服務、送肥料”為主題的“三下鄉”系列公益為農服務活動,足跡遍及主要農業省區。他們聘請專家為農民講授科學耕種、平衡施肥知識,300多萬農戶直接受益。
該公司還與中國農科院合作建立了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中心實驗室,與中國農業大學合作建立了中化化肥農大研發中心,并資助農大學生利用假期開展廣泛的農村社會調研,致力于農業科學技術的研發和推廣。目前,該公司的專家咨詢熱線已接聽農民朋友的電話超過40萬次。作為能源資源型企業,中化公司致力于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生產安全型企業。2006年,公司投入安全隱患整改資金2.2億元,安全生產水平進一步提高,并連續多年保持了重大生產事故、重大傷亡事故、職業病事故和環境污染事故為零的控制目標。
中化公司積極投身公益。2002年起持續對西藏崗巴縣、內蒙古和林格爾縣及清水河縣進行對口支援。在派出干部幫扶的同時,先后投入資金2500多萬元,援建了一批當地急需的生產、教育、醫療項目,改善了生產和醫療教育條件。該公司特別結合當地實際開展智力和技術支援,幫助掌握致富本領。平措和拉巴夫婦是崗巴縣雪村的農民,一家3口過去僅靠2.3畝土地種植青稞維持生活。2004年11月7日,公司援藏工作組在雪村蓋起了溫室蔬菜大棚,并從內地請來技術員教他們種植技術。拉巴家2005年賣菜收入1.3萬元?,F在,家里蓋起了5間新房,買了一臺拖拉機,還在縣城開了個小賣部。在海拔4700多米的高寒缺氧地區種植新鮮蔬菜,不少像拉巴這樣的農牧民在中化的幫助下走上了致富路。
中化還多次組織對社會困難群體和受災地區的捐助活動,公司及員工先后向“大地之愛,母親水窖”、“中華健康快車”等捐資捐物,奉獻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