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7日至8日,中國肥料行業的“品牌盛會”—第七屆國產高濃度磷復肥產銷會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召開。在會議期間,中化化肥以“和諧中國、安全農業”為主題,運用多種傳播手段,充分展示了企業形象,使參觀者詳盡領略到中化化肥“以分銷為龍頭、產供銷一體化”的戰略發展成果。
此次“產銷會”已經成為引領中國磷復肥行業發展的展示、貿易平臺,現場內容已從單純的磷復肥料發展到氮肥、磷肥、鉀肥、復合(混)肥、中微量元素及與之相關的其它原料及產品。在“產銷會”現場,中化化肥的展臺設計別具一格,整體色調為藍白交映,接待、展示、洽談、招聘,四個功能區既相對獨立,又整齊劃一,整體設計大氣、簡潔。據了解,目前中化化肥是國內唯一同時擁有生產、經營氮、磷、鉀、復四大肥種產品線的綜合型化肥企業,現已擁有分銷中心1300多家,分布于21個主要農業省份,覆蓋中國75%的耕地面積。“中化”品牌是目前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唯一同時在“商品”和“服務”兩個領域同時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的農資品牌。
常年開展“送科技、送化肥、送服務”三下鄉系列活動
中化化肥有限公司農化服務中心的相關人員說,中化化肥一直把向廣大農民提供公益性的農化服務作為一種社會責任,做“農民值得信賴的農化服務專家”已經成為農化服務的理念。現在每天都會有農民朋友通過中化化肥專門開通的800免費咨詢電話請教施肥和種田方面遇到的難題,農民朋友將專家們的施肥建議直接應用到生產實踐中,開展平衡施肥,降低購肥費用,獲得高產豐產。據統計,自2001年開通800電話以來,累計接聽咨詢電話超過45萬人次。
據了解,中化化肥每當春耕秋種季節都要組織中化化肥農大研發中心的專家、教授,深入農村基層,在田間地頭直接面向農民,為農民朋友帶去科學知識,提供合理施肥建議,指導農民提高施肥水平,告訴農民選擇購買放心農資的渠道,真正使農民買好肥,用好肥,幫助農民增產增收。
今年以來,中化化肥持續開展以“送科技、送肥料、送服務”為核心內容的三下鄉系列農化服務活動,截至目前,16個分公司在各地聘請農化專家顧問200多人,已組織完成農化服務活動近3300場,發放宣傳材料累計300多萬份。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化化肥農化服務中的一項創新—“科學施肥示范村”建設取得突破,預計到今年年底在全國范圍內將完成示范村建設263個。
始終關注東北市場
東北作為中國糧食的主產區,也是中國化肥的主要消費區,根據農業部公布的《中國農業年鑒2005》數據顯示,2004年的化肥消費量在420萬噸(折純后的統計)以上,幾乎占中國化肥消費總量的9%左右,東北市場已經成為化肥廠家的必爭之地,市場變化猶如風向標,引領著全國化肥市場的發展方向。
中化化肥始終關注著遼闊富饒的“黑土地”,今年春季,中化化肥專門在東北組織了“雙百場”為農服務活動,受益農民數以百萬計。近年來,中化化肥把實施整合國內化肥銷售作為打通產業鏈上下游的重要戰略之一,對東北市場尤為重視。今年6月28日,中化化肥與山東魯西訂立了合作經銷協議等一系列互利協議。根據協議,中化化肥獲得了黑龍江、吉林、遼寧等地出售、分銷及推廣山東魯西集團尿素的獨家經銷權。今年9月,在長春舉行的第二屆東北亞博覽會上,中國中化集團與吉林化肥農藥集團簽訂了產權重組的框架協議,重組后,吉林化肥農藥集團將建設成中化化肥在東北地區主要的化肥生產基地和產品流通中心。
化肥市場全面市場化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今年12月11日,中國化肥市場實行全面市場化,中國化肥產業將向國際化發展。中化化肥的相關人士認為:化肥市場的全面市場化,將使中國的化肥企業面臨來自國內外的雙重壓力。在國內首先要應對環境壓力,目前中國化肥產業存在著十分突出的環保問題,能源消費量高、利用率低。再是農民收入增長的壓力,中國農業的發展多樣化趨勢也給化肥生產企業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化肥生產國和消費國。據統計,2005年,中國生產化肥5220萬噸,約占世界總量的1/3;表觀消費量5700萬噸,約占世界總量的35%。2005年,中化化肥的化肥經營量超過1100萬噸。中化化肥在中國是具有領導地位的化肥供應商和主要的磷復肥生產商,并且一直保持著化肥進口主渠道地位。然而,就中國化肥產業整體地位而言,在國際市場上沒有發言權,我們認為外資進入中國化肥市場既是中國兌現加入WTO時的承諾,也是市場發展的必然結果。
自1999年以來,中化化肥順應中國農資體制改革與發展的大趨勢,積極推進市場化戰略,現在,中化化肥是以分銷為龍頭、產供銷一體化經營的綜合性農資企業,在上游,加上集團托管的企業,共有10家控股生產企業,年生產能力近500萬噸;在中游,中化化肥繼續鞏固了與世界主要化肥供應商的戰略合作關系,同時在國內市場,與很多生產企業、銷售企業建立了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合作關系;在下游,有17家分公司、1300多個自建的營銷網點。但綜觀中國的化肥產業,原料資源的瓶頸已經顯現。目前中國化肥生產原料中除了煤比較豐富外,80%以上的鉀肥靠進口,磷礦因不注重開采管理,盲目擴產現象日益嚴峻,中國的磷礦即將由出口變為進口。
中化化肥有關人士說,中國的現有耕地在滿足了糧食生產外,還要承擔經濟發展所必需的其它需求,農業生產對化肥的需求量日漸增長,而與此同時,出于對經濟支出與環境保護的雙重需要,農民對化肥利用率也在不斷提升。我們預計,中國的化肥消費量將會出現平穩增長的趨勢,甚至有可能會出現下降。我們在分析了自身實際情況后,認為中國化肥市場對外開放所帶來的機遇將大于挑戰,在國家政策和外部力量的共同推動下,中國化肥產業必將走上一條從資源利用、化肥生產、分銷體系建設到農化服務的健康發展之路,中國化肥企業也必將在更廣闊的國際市場獲得更好的發展空間。中化化肥作為國有大型骨干企業,將會全力把握中國化肥全面市場化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以實際行動履行國家骨干企業的責任和義務,為促進中國的農業發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