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化三項技術入選工信部首批先進適用技術名單 |
時間:2025-02-12 來源:中國中化 視力保護色: |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第一批先進適用技術公示名單》,涉及有色、化工、通用機械、輕工、電子五大行業等111項先進技術,涵蓋智慧能源管控、電機節能、氫能、儲能等多個綠色低碳相關領域。公司旗下揚農集團“微通道連續流催化合成吡啶雜環類產品清潔生產技術及其工業化應用”、西南院“變壓吸附法回收利用工業副產氣技術”、沈陽院“化學品全生命周期本質安全技術”等三項技術成功入選。 吡啶及其衍生物是農藥生產的一類重要原料,傳統吡啶雜環類產品的生產工藝存在能耗高、“三廢”量大且治理難等問題,揚農集團歷經二十年成功開發出微通道合成、高效催化和清潔氯化等系列核心技術,實現兩種吡啶雜環類產品的可調可控合成,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嗎啉-丙醛法吡啶雜環類產品成套生產工藝,連續5次入選《石化綠色低碳工藝名錄》。 西南院的“變壓吸附法回收利用工業副產氣技術”具備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等特點,解決了大規模氣體分離提純的關鍵工藝、吸附材料、關鍵設備和控制等方面的技術難題,實現工業副產氣深度凈化、高效提純與資源化利用,適用于大型煉化、現代煤化工、碳捕集和氫能等行業的工業副產氣回收利用,在國內外石油化工、現代煤化工、鋼鐵、冶金、能源、環保等行業實現廣泛應用。 沈陽院的“化學品全生命周期本質安全技術”包含2個子技術,即化學品危險性及全流程反應安全風險評估技術與微化工技術。前者可提供全流程反應風險研究與評估、風險控制、物理危險性鑒定、粉塵安全研究、工藝優化、風險降級、工藝安全可靠性論證等相關技術服務;微化工技術契合本質安全“最小化”“簡化”原則,可提供從工藝研發、關鍵設備制造到生產轉化的全流程微化工技術服務,顯著提升生產效率。 先進適用技術評選旨在推動落實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門印發的《關于加快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加快技術應用擴散,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遴選出一批具有較好適用性、先進性、可靠性、經濟性和時效性,具備較高的推廣價值、經濟和社會效益、應用前景良好的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