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年代 |
時間:2009-01-14 來源:集團公司 視力保護色: |
集團公司總裁辦 葉萌 其實每個紀念日本身是平淡無奇的,但它卻包含著不忘過去、珍惜現在,并在未來要么避免再發生類似的悲劇、要么不斷奮進取得更大進步的深刻內涵。這也是我們之所以要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的意義所在。 三十年前的中化是什么樣子?想必已經很少有人能回憶起來。于是那段歷史只能從塵封的檔案中找尋答案。我想這不僅是因為時間的跨度,也是因為這期間中化經歷了一段巨大的變革。記憶的隔斷恰好能證明這場變革的深度和廣度,它不僅決定了中化公司的命運,也決定了每一個中化人的命運。 “時勢造英雄”也好,抑或是“英雄造時勢”也罷,其實二者互為促進,相互交融。對于沒有親身經歷那場生死危機的我來說,只知道1998年是“時勢”和“英雄”并生的一年。那一年中化的眼前出現了“洪水猛獸”,而公司似乎只是這驚濤駭浪中的一葉扁舟,隨時有可能被徹底吞沒。今天我們回想起來其實這并不是什么“洪水猛獸”,而是一次徹底的頭腦風暴,并以此為基礎,公司開始了艱辛而堅決的市場化轉型之路,最終迎來了涅槃后的新生。 三十年前的中化是什么樣子?想必已經很少有人能回憶起來。于是那段歷史只能從塵封的檔案中找尋答案。我想這不僅是因為時間的跨度,也是因為這期間中化經歷了一段巨大的變革。記憶的隔斷恰好能證明這場變革的深度和廣度,它不僅決定了中化公司的命運,也決定了每一個中化人的命運。 “時勢造英雄”也好,抑或是“英雄造時勢”也罷,其實二者互為促進,相互交融。對于沒有親身經歷那場生死危機的我來說,只知道1998年是“時勢”和“英雄”并生的一年。那一年中化的眼前出現了“洪水猛獸”,而公司似乎只是這驚濤駭浪中的一葉扁舟,隨時有可能被徹底吞沒。今天我們回想起來其實這并不是什么“洪水猛獸”,而是一次徹底的頭腦風暴,并以此為基礎,公司開始了艱辛而堅決的市場化轉型之路,最終迎來了涅槃后的新生。 這段讓每一個中化人都難以忘懷的歷程,不僅是公司發展進程中的寶貴財富,更糾正了當時我們心目中對于改革開放的錯誤理解。改革不僅意味著大刀闊斧,也意味著精耕細作;解放思想固然不錯,但更要堅持實事求是;市場經濟不僅意味著“放”也意味著“收”;一個市場化的中化集團不是所謂的全面開花,而是更要注重突出主業。“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一改革開放最核心的思想在中化發展歷程中經歷了驗證和求索后迸發了更為燦爛的光芒。 當一個人將自身的命運與公司的發展緊密結合甚至捆綁在一起時,他發現自己漸漸變得充實、強悍了。這種充實和強悍,又在無形中幫助自己戰勝內心深處與生俱來的孤獨和軟弱。于是,開始躍躍欲試、主動請纓、挑燈夜戰、走南闖北……不知不覺中,在時勢的滾滾洪流中,發現自己從一個平凡的人變成了超越自我的英雄。 2007年我去中化國際出差,中化國際的同事帶我參觀了“南移紀念走廊”。他指著墻上的一張照片說:“這是我們的一位老大姐,2001年南移時一起過來的,剛開始只是做一些最基礎的文檔收發工作。當時人手很緊,她也開始慢慢接觸業務,雖然那時她已經50多歲了,但是她刻苦學習、任勞任怨,幾年下來竟然成為了業務骨干。” 誰能說這位老大姐不是時勢中產生的英雄抑或是推動時勢的英雄呢?在改革開放歷程中的公司歷史其實就是一部時勢和英雄的碰撞史,相互激蕩又相互交融。千千萬萬的中化人在時勢的劇烈變革中從彷徨和脆弱中走出,進而得到了力量,尋找到了奮進的方向,并逐漸將自己打造為英雄。 這個冬日,對于走在改革開放新征程上的我們,每當回頭看看身后一串或深或淺的腳印,心中便會變得格外堅定而又溫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