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集團獲多項石化聯合會科技創新獎項 |
時間:2014-11-27 來源:中化集團 視力保護色: |
11月21日,在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簡稱石化聯合會)2014年度科學技術獎授獎大會上,中化集團下屬多家企業的科研成果獲得表彰。 其中,沈陽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沈陽院)和沈陽科創化工有限公司聯合完成的“創制高效殺菌劑唑菌酯及其產業化”項目榮獲技術發明一等獎,沈陽院牽頭完成的“溴氰菊酯原藥國家標準的制定”和“醫藥中間體生產廢水治理新技術及工程應用”兩個項目分獲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由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主持制定的“酸類物質泄漏的處理處置方法:氫氟酸(HG/T 4335.9—2012)化工行業標準”項目獲科技進步三等獎。此外,中化集團下屬太倉中化環保化工有限公司、江蘇揚農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入圍新一批“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技術創新示范企業”。 “創制高效殺菌劑唑菌酯及其產業化”項目采用中化集團自主開發的“中間體衍生化方法”,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效殺菌劑——唑菌酯,具有低毒、安全、低殘留等特點,降低了農民用藥成本和對環境的影響,研究成果獲得了中國國家發明專利9件,美國發明專利1件,日本發明專利1件,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溴氰菊酯原藥國家標準的制定”項目的成果成為國家強制性標準,適用于全國范圍內有關溴氰菊酯原藥的生產、銷售和使用中的質量管理,并作為國際貿易中雙方對產品質量的判定依據。 “醫藥中間體生產廢水治理新技術及工程應用”項目通過應用液膜分離技術和絡合萃取技術,從廢水中分別回收氰化鈉和甲磺酸鈉,將其作為原料和副產回收或出售,可有效降低廢水治理成本。 “氫氟酸(HG/T 4335.9—2012)化工行業標準”實施后,將在氫氟酸發生泄漏事故時發揮關鍵作用,使應對工作有了標準化、程序化的應急處理處置方法,該標準規范并指導了氫氟酸泄漏的處理處置行為,實現了廢物再利用、保護環境的目的,提高了企業的安全生產意識和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