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們迎來了中化集團建司70周年。70年前,新生的共和國百廢待興,天津大理道十六號的一座小洋房里,中化集團的前身——中國進口公司在這里蹣跚起步。公司成立之初,只有六十余名員工,進出口的商品也僅有寥寥數種。但在之后70年的發展歷程中,中化一次又一次地展現出敢為人先、銳意進取的決心和勇氣,公司積極順應形勢變化,歷經數次改革轉型,不斷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中化有令我們驕傲的歷史。遙想創業伊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我國實行嚴厲的“封鎖”“禁運”政策,中化毅然承擔起歷史交付的重任,就此開啟了與時代、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的歷程。無論是簽署執行《米膠協定》,還是率先開展對西方國家貿易;無論是進口百萬噸化肥農資支援生產,還是出口大慶原油積極創匯;無論是率先設立海外機構,還是開展實業化多元化經營,中化在中國現代企業發展史上書寫了多項第一。世紀之交,隨著中國加入WTO,中化順應市場經濟潮流開展管理改革,逐步從依賴國家政策資源的傳統外貿企業,轉型為理念先進、管理規范的市場化新國企。
世界潮流浩浩蕩蕩,新的時代再一次把中化人推向革新重塑的十字路口。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為標志,中國步入“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中化秉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工業革命浪潮,再次開啟重大轉型之路——由資源主導、投資驅動的傳統實業型企業,向著科學至上、科技驅動的創新型企業全面轉型。今天的中化,正在加快發展成為一家以石油化工為基礎、以生命科學和材料科學為引領、以環境科學為保障的世界一流綜合性化工企業,公司聚焦“行業領先,受人尊敬”的愿景,踏上新的更可持續的發展征程。在此,我謹代表集團黨組和領導班子,向為中化事業默默奉獻的歷代中化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多年來關心和支持中化發展的各級領導及有關部門、海內外客戶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企業,其根本使命就是創新與創造。在當今世界發展大勢下,我們愈發深刻地認識到企業對于中國發展的重要意義,認識到企業的競爭力其實就是國家的競爭力,認識到新的科學技術所帶來的產業轉型升級,將在未來經濟發展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而作為黨領導下的國有企業,中化更應該通過創新與創造的實際行動,為建設創新型國家作出自己的貢獻。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應繼續遵循歷代中化人展現出的使命感和信念,從中汲取精神力量,堅定前進方向。
春華秋實,七十年風雨;化育萬物,創基業長青。化學是唯一能夠創造新物質的學科,元素的巧妙組合營造了大千世界的生生不息,我們正在投身和推動一項真正促進社會發展、創造人類福祉的偉大事業。我相信,新的中化集團必將肩負起黨和國家賦予我們的使命,肩負起推動化工行業轉型升級的重托,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中化力量!
中化70周年專題片
中化集團秉持“科學至上”核心價值理念,積極推進創新升級戰略,圍繞生命科學、材料科學、石油化工等領域,不斷加強產業鏈關鍵環節的核心能力建設,在大力發展核心主業的同時,實現了城市運營、產業金融等業務板塊的均衡發展,企業價值持續提升,在行業中的影響力和帶動力不斷增強,已成為促進相關產業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70年的時光對于一個人來說,已是從生到老的一生,而中化歷經70年風霜雨雪,仍如同少年一般生機勃勃,他不斷探索、尋找著新的出發點。究竟是什么力量,推動著中化歷經70年歲月滄桑卻依然青春年少,讓他不失成熟持重,卻總能及時調整航向,抓住機遇、獲得重生?
我在貿易、金融、農業多個領域工作過,親歷見證了公司近20年的轉型改革和快速發展,我經歷了很多,也收獲了很多,在這個特別的日子,撫今追昔,感慨萬分。
撫今追昔,不勝感慨。1998年公司因為盲目多元化、粗放經營、管理不善而差點破產的慘狀和之后20年中化人不畏艱難、頑強拼搏、轉型升級、決不放棄的奮斗場景深深印刻在我的腦海中,始終激勵并警示著我:汲取教訓,勿忘九八!創新改革,轉型發展!
輝煌不忘進取,逆境挺拔向上,超越常思創新,這就是一個老中化所感受到的企業精神,它與國家共生,因時代而變,由歷代中化人共同造就,必將深刻影響著每一代中化人的精氣神。
我從這十年的經歷中深切體會到,一個公司、一個人的事業,只要符合時代發展的方向,只要付諸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堅忍不拔的努力,就一定能夠成功。祝愿興中公司、中化集團不斷發展,鵬程萬里,飛得更高、更遠!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繁榮發展,我國曾經的工業品短缺、生活必需品緊缺場景,大都也已成為歷史。我們為祖國的強大感到自豪,為中化事業蒸蒸日上感到驕傲。值此公司成立70周年之際,由衷祝愿一代代中化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必勝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去開創中化更加美好的未來。
從大學畢業,到鮐背之年,我的前半生都在中化度過。我于中化,如滄海一粟;中化于我,卻是前半生回憶里最重要的存在。昔日舊僚相攜過,笑談浮生與流年;今朝回首來時路,眉尖澀澀眼微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