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沈陽化工集團年產50萬噸催化熱裂解(CPP)制乙烯項目舉行投產儀式。 50萬噸催化熱裂解項目是采用當今世界先進的重油深度催化裂解制乙烯技術,以重質渣油為原料,富產乙烯和丙烯,具有完全獨立的國內自主知識產權。沈化集團第一次將這一技術應用到工業化中,建設世界上首套工業化裝置,在國內外引起了極大關注。該項目2006年被國家發改委批準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重點支持項目,同時被確定為國家乙烯工業新原料來源的示范項目,列入國家《乙烯工業中長期發展專項規劃》。該項目由50萬噸催化熱裂解(CPP)制乙烯、聚乙烯(PE)和MTBE/丁烯-1三套生產裝置組成,還包括循環水廠、污水處理廠、罐區、動力站等20余項公用工程及附屬設施,總投資29億元。 沈陽化工集團堅持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首套裝置,引進了多家國內外知名的設計單位和設備、技術供應商,共同參與項目建設。CPP項目從2006年開始設計,2007年3月土建全面開工,2008年12月CPP及MTBE主裝置建設完成,今年3月配套的公用工程全部建成。從今年4月起整個項目進入聯動試車和投料試車階段,6月29日CPP裝置正式投料試車, 7月7日CPP裝置工藝流程全部打通并產出合格乙烯和丙烯產品,8月16日隨著PE裝置產出合格產品,標志著CPP項目整套裝置一次開車成功。 CPP項目建成投產,堪稱乙烯工業生產的重大技術革命。CPP裝置可以加工廉價的重質渣油,其價格是原油的0.8倍,因此,以CPP制乙烯技術生產的石化產品,競爭能力會大大增強。特別是在我國原油偏重,乙烯裂解原料不足的情況下,CPP技術成功開發和應用有著特殊的戰略意義。國家乙烯中長期發展專項規劃中著重指出,沈化集團年產50萬噸CPP項目建設成功后,將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應用該技術。因此,首套CPP裝置的建成投產,不僅實現了沈陽乙烯工業生產裝置零的突破,同時將極大地推動我國乙烯工業的技術進步,并為我國乙烯生產開辟出一條原料豐富、成本低廉的新途徑。(金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