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環境保護協會頒發了《2009年國家先進污染防治示范技術名錄》,全國有46項新技術、新工藝入選,西南化工研究設計院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黃磷尾氣凈化綜合利用技術”名列其中。
西南院發揮自身氣體凈化分離與碳一化工的人才及技術優勢,開發了黃磷尾氣深度凈化、提純一氧化碳、羰基合成下游產品系列化技術,2002年完成了該項目現場側線實驗;2003年在四川林辰集團公司黃磷廠建立50 Nm3/hCO產品規模黃磷尾氣凈化提純CO工業性試驗裝置,凈化后黃磷尾氣中磷化物、硫化物、砷化物、氟化物等含量均小于1ppm,CO回收率大于85%;2008年提供成套技術與設計,在貴州開陽建成全球首套黃磷尾氣凈化與利用工業示范裝置——黃磷尾氣年產2萬噸甲酸裝置,目前企業正在擴建年產4萬噸甲酸裝置和新建5000噸甲酰胺。達產后年產值超過3.5億元,每年利用黃磷尾氣6500萬Nm3以上,并減排約356噸的磷、硫、砷、氟化物。
專家介紹,我國是世界上第一大黃磷生產國,年產75萬噸黃磷,每生產1噸黃磷副產2500至3000Nm3尾氣,黃磷尾氣的主要成分是CO,含量一般在85%至95%。我國黃磷尾氣中的一氧化碳可折合標準煤470萬噸以上。目前黃磷尾氣利用率不到5%,每年有3375噸磷化物、6750噸硫化物、180噸砷化物和1125噸氟化物排入大氣 ,不僅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而且是一氧化碳資源的巨大浪費。因此黃磷尾氣綜合利用,對于黃磷行業節能減排、調整產品結構、發展循環經濟與增加效益,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