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至22日,國家發改委組織國內13位權威石油化工院士及專家,對沈化集團50萬噸/年重質原料制烯烴(CPP)國家示范項目進行技術經濟指標考核驗收。經過專家組充分研究論證,CPP項目一次通過考核驗收。
沈化集團50萬噸CPP工程是世界上首個利用渣油原料生產乙烯和丙烯的國家示范項目。CPP裝置建成投產開創了以石蠟基渣油為原料生產乙烯和丙烯的新途徑,拓展了乙烯原料新來源,是乙烯工業又一項新技術。這項技術是沈化集團與中國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共同開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烯烴生產新工藝。2005年8月國家發改委核準了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并在2006年頒布實施的《乙烯中長期發展專項規劃》中,將該項目列入國家推廣示范項目,提出要積極推廣重質原料生產乙烯和丙烯的技術。作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重點工程,國家財政給予了1.5億元的國債資金支持。2007年3月50萬噸/年CPP項目正式開工建設,2009年7月該項目順利建成并一次開車成功。運行半年來,沈化集團與項目設計和建設單位密切配合,實現了裝置連續穩定運行。3月22至25日,沈化集團、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和中國石化工程建設公司三家聯合對CPP裝置進行了72小時性能考核測試。性能測試報告和中國石化工程建設公司提供的競爭力及技術經濟分析報告顯示,產品收率已超過設計要求,具備了考核驗收條件。
在聽取CPP裝置運行情況和考核結果、技術研發和工業應用以及工程開發等方面的報告,考察CPP裝置現場,進行現場質詢等內容基礎上,專家組成員經過評定認為,該項目采用國內開發成功的雙功能催化劑和反—再系統、深冷分離工藝技術,可將石蠟基重油最大限度地轉化為低碳烯烴,達到乙烯加丙烯對原料收率>36%w的保證目標,而且副產品還有進一步加工利用的價值,CPP項目已完全達到工業示范的預期目標,具有世界先進水平,具備了進一步放大、推廣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