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2013年度國家科技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國化工集團所屬長沙院、連海院為主體研發的“羅布泊鹽湖120萬噸/年硫酸鉀成套技術”成果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該獎項是中國化工繼2005年“羅布泊地區鉀鹽資源開發利用研究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后,在含鉀鹽湖鹵水型資源開發領域所獲得的又一重大國家科技獎項。
據中國化工集團長沙設計研究院院長魏業秋介紹, “羅布泊鹽湖120萬噸/年硫酸鉀成套技術開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硫酸鉀成套技術。
我國是農業大國,用世界9%的耕地養活20%的人口,提高單產是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據統計,化肥在糧食單產增收中的貢獻比例為50%。我國是世界第二鉀肥消費大國,約3.5億畝耕地缺鉀,但鉀資源嚴重匱乏,年進口量在600萬噸以上。世界鉀鹽資源和鉀肥市場被少數國外公司壟斷,國內鉀肥供應長期受制于人,直接危及我國糧食安全。
中國化工長沙院、連海院與國投羅布泊鉀鹽有限公司以“院企合作”方式,先后完成了“羅布泊硫酸鎂亞型鹽湖鹵水制取硫酸鉀工藝研究”等2個國家“十五”科技攻關計劃項目,發明了“用含鉀硫酸鎂亞型鹵水制取硫酸鉀”新工藝技術,同時對原鹵開采、鹽田礦物采收與輸送裝備、加工關鍵設備進行工程化技術開發及鉀鹽鎂礬礦石采收及輸送技術和設備專項研究,解決了羅布泊鹽湖鉀資源大規模開發的開采、加工及技術裝備的工藝技術和工程化難題,在西部荒漠戈壁羅布泊腹地,建成目前世界規模最大的硫酸鉀生產裝置,實現了我國硫酸鉀產業技術的升級。據連海院院長黃振偉介紹,這個技術應用后,每噸產品節省淡水1.9噸,年節約淡水約230萬噸,對于淡稀缺的羅布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國投羅布泊鉀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浩介紹,羅鉀公司擁有幾十平方公里的鹽田資源,所生產鉀肥產品擁有良好的市場占有率和開拓前景。該公司生產的“羅布泊”牌硫酸鉀源自羅布泊鹽湖純天然原料,各項指標均達到和超過行業優等品標準,且產品不含游離酸,是目前世界上不可多得的無氯優質鉀肥。由于具有純天然、高肥效的品質,上市以來廣受贊譽,深得信賴。尤其成為煙草、茶葉、高檔水果的首選鉀肥。硫酸鉀優于氯化鉀,可明顯提高作物品質和改善土壤質量,特別適于蔬菜、瓜果等忌氯作物。我國硫酸鉀消費已達200萬噸/年,并以年均12%的速度增長。
據悉,該項目共申請國家專利20項,已授權18項,其中發明專利5項;參與起草、修訂國家標準2項。經四年多運行,單廠生產規模實現全球最大,產品質量世界第一,產品的氧化鉀含51.90%左右;加工回收率57.54%,理論最高只能到67%。產品占世界總量26%左右,國內市場占有率78%以上。近3年累積生產硫酸鉀355萬噸,稅后利潤46.5億元,上繳稅收20.9億元。項目改變了世界硫酸鉀生產格局,使我國鉀肥自給率由30%上升至50%以上,進一步保障我國糧食安全。這些研究成果,還可推廣到國內外硫酸鹽型鹽湖。